◆记者 叶 康 孙贵波 王国江
习近平总书记考察云南时指出,云南要以科技创新为引领做强做优做大资源型产业,积极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昭通牢记嘱托,依托丰富的绿色能源优势,抢抓新能源发展机遇,坚持“水火风光气”多能互补和“源网荷储”一体化发展,全力打造“千亿元级”绿色能源基地,努力把资源优势转化为产业发展优势。
一组数据印证成效:2024年,昭通市新增装机容量119万千瓦,全市电力总装机容量达到2519万千瓦,居全省第一;全年发电量922亿千瓦时,同比增长9.3%,增速居全省第一;全年完成能源投资173亿元,居全省第二,同比增长24.3%……
“风光”正好 “绿能”澎湃
国家能源集团巧家新能源有限公司赖石山风电场,是全国6个5A级风电场之一,总装机容量达22.35万千瓦。在巧家县崇溪镇,60多公里连绵起伏的高山之巅,127台擎天而立的风电机组正稳定运行,每年可提供绿电6.5亿千瓦时,是“西电东送”的重要支撑。
“项目选址在此主要是因为这里有丰富的风能资源。项目首期投产运营至今,发电量已超50.34亿千瓦时,创造税收2.39亿元,相当于减少62万吨标准煤消耗,减少约413万吨二氧化碳排放,为昭通市打造‘千亿元级’绿色能源产业、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提供了充足的绿色动能。”赖石山风电场负责人陈俊俊告诉记者。
为把荒山变作“金山”,昭通市立足绿色能源优势,大力开发风光水储等清洁绿色产业,有序推进清洁能源基地建设。位于巧家县的白沟林光伏电站是昭通市最大的光伏发电项目,共布置63个光伏方阵,装机容量200兆瓦,总投资约11亿元。据白沟林光伏电站负责人巴泽宇介绍,该项目于2023年12月实现全容量并网,年均发电量约3.7亿千瓦时。
一排排光伏板、一台台风电机组释放出强劲的绿色能量,为昭通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能。目前,云铝海鑫70万吨绿色铝、合盛硅业80万吨绿色硅、旗滨高透基材、上海友升合金、云天化聚磷新材等一批省级重点项目已落地昭通,以绿色铝、硅光伏、新能源电池为代表的工业“新三样”正加速发展。
“绿色动能”助力高质量发展
近日,记者走进位于云南水富经济技术开发区的品鑫能源(水富)有限公司生产车间,智能化生产线正高效完成锂离子电池制造的各道工序。这些新下线的电池将源源不断地销往国内外市场。
依托昭通丰富的磷矿资源和四川宜宾打造“世界动力电池之都”的机遇,水富市积极引进云南中晟、云南锂宸、云南盈和、品鑫能源等10余家新能源电池生产企业落户水富经开区。目前,已形成人造石墨负极、天然石墨负极、硅氧负极、磷酸铁锂正极、锂离子电池等系列新能源电池产业集群。
在磷基及新能源电池材料产业带动下,2024年,入驻水富经开区的企业达52家,全年实现工业总产值99亿元,工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20.6亿元,出口额达2600万元,带动就业4800余人。“水富经开区新能源电池产业产能居全省前列。”云南水富经开区管委会投资促进科科长杨凯峰说。
下转第2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