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统一连续出版物号:CN53-0003 昭通日报社出版权威传播公信新闻 深情反映大众心声






2025年04月16日

上接第1版《昭通:深入推进“农业强市”建设 推动传统农业大市迈向新型农业强市》

创新突破 延伸链条

“土豆还可以做成‘大米’!”不久前,全球首条“土豆米”生产线在巧家县投产的消息引起大家关注。

“这不仅是我国第一条把新鲜马铃薯变成干燥‘大米’的生产线,也是世界第一条。”研发团队负责人、中国科学院院士吴奇接受采访时介绍。“土豆米”是用新鲜土豆加工而成的米粒状淀粉制品,它保留了土豆90%以上的天然营养成分,与传统精制米面相比,蛋白质含量提高了27%,口感上既有大米的软糯,又有土豆的香甜。

昭通是云南马铃薯主产区,也是世界最适宜生产优质马铃薯的区域之一,曾被世界马铃薯大会授予“世界马铃薯高原种薯之都”的称号。数据显示,2024年,昭通市马铃薯完成种植面积237万亩,产量达350万吨,综合产值约100亿元。这条“土豆米”生产线的成功投产为昭通马铃薯的深加工和产业升级开辟了新的道路。

“土豆做成‘大米’后,产值将翻10多倍。”巧家洪邦农业发展有限公司负责人李昱霖告诉记者,“土豆米”生产线每小时可处理新鲜土豆20吨,2.5吨土豆能加工1吨“土豆米”。首条“土豆米”生产线投产后,公司年加工新鲜土豆2500余吨,生产“土豆米”1000吨,实现产值3000余万元。

从田间地头到工厂厂房,昭通不断探索农业发展新模式,统筹抓好农业基地建设、经营主体培育、特色品牌打造、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强龙头、补链条、兴业态、树品牌,深挖潜力,做好“土特产”大文章,高原特色农业高质量发展蹄疾步稳。

天麻是昭通六大高原特色农业产业之一,全市天麻种植面积近12万亩。围绕天麻,彝良县小草坝镇将宝藏村打造成了集康养、旅游、休闲娱乐于一体的精品示范村。“开业至今,我们共接待游客10万余人次,带动村集体经济收入120余万元。”宝藏村党总支书记姜雄发高兴地说。

同时,昭通市借助科技创新,加强对天麻产品的研发与生产,加大品牌化建设力度,天麻产业完成了从单一种植到全产业链融合发展的华丽转身。

“我们先后引进培育了‘好医生’‘国药种业’‘一心堂’‘定风草’等20余家龙头企业,开发了天麻饮料、天麻蜜片、天麻牙膏等9个系列的50余个产品。”昭通市天麻特产局负责人表示,2024 年,全市天麻产业综合产值达93.91亿元,带动15万余名农村群众增收致富,联农带农效益进一步显现。

从“大”到“强”,昭通市六大高原特色农业品牌越擦越亮,苹果、天麻等产业品牌优势逐渐凸显。截至2024年,全市农业综合产值突破1500亿元。下一步,昭通市将深入推进“农业强市”建设,大力推进“1+10”高原特色农业产业发展,启动11个县(市、区)农业综合开发产业园建设,强化“绿色昭品”品牌打造,力争农业综合产值达1800亿元。

“重点以乡村建设、设施农业发展为抓手,夯实高原特色农业产业发展基础;以做强苹果、竹子、马铃薯,做大天麻及特色养殖,做优花椒产业,做特一批小众产业为抓手,打造高原特色优势产业集群。聚焦农产品基地建链、加工补链、品牌强链、市场延链,推进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昭通市农业农村局相关负责人介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