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开放使中国快速进入世界市场、大踏步赶上时代,重要一条就是积极利用外资。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中国推进改革开放坚定不移,开放的大门只会越开越大,利用外资的政策没有变也不会变。”
今年以来,世界开放指数下滑,世界经济格局风云变幻。关键时刻,中国始终坚持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为全球贸易投资合作开辟前行方向。
“与中国同行就是与机遇同行”“投资中国就是投资未来”“下一个‘中国’,还是中国”……从沿海到内陆,从东部到西部,中国广袤的大地上,开放浪潮奔腾不息。近日,本报记者采访了部分外资企业,听他们讲述“投资中国就是投资未来”的故事。
从大众汽车集团连续参加中国展会看市场潜力——
“到2027年,我们将推出约20款配备尖端技术及创新驾驶辅助系统的电动化车型”
4月13日,第五届消博会在海南海口拉开帷幕,这也是大众汽车集团(中国)连续第三年参展,旗下大众汽车、奥迪、保时捷等六大品牌带来了包括9款汽车、2款摩托车在内的产品阵容。
此前,大众汽车集团已表明将参加4月下旬举办的上海车展,将携超过50款展车亮相,包括7款全球首秀车型。
专为中国市场打造奥迪品牌全新纯电动车型、首发三款新一代智能网联概念车……大众汽车集团负责中国区业务的管理董事贝瑞德表示,“到2027年,我们将推出约20款配备尖端技术及创新驾驶辅助系统的电动化车型。”
作为最早进入中国市场的跨国车企之一,早在上世纪80年代,大众汽车集团就在华成立了第一家合资企业——上汽大众。如今,约有5000万中国客户驾驶大众汽车集团旗下品牌车型。
坚持“在中国,为中国”,2023年,大众汽车集团在德国以外规模最大的研发中心——大众汽车集团(中国)科技有限公司成立,更加迅速地响应并满足中国市场需求。2024年,大众汽车集团(中国)携手合资企业全年共交付汽车约293万辆。
贝瑞德认为,到2030年,中国乘用车市场总规模将达到约2800万辆,新能源汽车将占据80%的市场份额。
“我们制定了明确的‘2030目标’,力争实现15%的市场份额。”贝瑞德表示。
【链接·投资中国,看中的是超大规模市场潜力】中国正在全面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致力于高质量发展,绿色化、数字化、智能化转型加快推进,产业配套能力强,为外资企业发展提供了广阔空间。中国是全球第二大消费市场,拥有全球最大规模中等收入群体,蕴含着巨大投资和消费潜力,为外资企业发展创造了更多机遇。
投资中国,深耕中国,外资企业普遍得到丰厚回报,企业不断发展壮大,实现互利共赢。2024年,中国新设立外商投资企业5.9万家,同比增长9.9%。
从空客(成都)项目落地运行看营商环境优化——
“从设计到动工,我们只用了6个多月时间”
四川成都双流国际机场跑道旁,几架发动机被封起的“退役”飞机,有序地停放在机库和跑道。拆解部件,进行分类,飞机一步步被工作人员拆除可用航材,进行绿色分解分类。
作为全国首个飞机拆解和循环利用项目,空客飞机全生命周期服务中心项目去年8月首次“拆机”的这一幕,让人记忆犹新。
“从设计到动工,我们只用了6个多月时间。”空中客车(成都)飞机全生命周期服务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杨树栋说,服务中心于去年初投入运营,全面开展飞机停放与封存、维修与升级、拆解与回收、资产管理等业务,与空客天津加速形成“北装南修”的发展格局。
作为贸易新业态,区外保税维修业务涉及进口、维修、再出口等多个环节,监管的复杂性和难度上升,对营商环境提出了更高要求。
杨树栋说,四川自贸试验区专门成立“空客专班小组”,全方位服务持续跟进。涉及行政审批,自贸试验区优化流程、精简材料,实现跨部门协同审批的高效运作,大幅压缩审批时限。
下转第2版
人民日报记者
3月28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会见国际工商界代表时强调:“多年来,中国一直是世界经济增长的主要贡献者和稳定锚,正在全面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事业舞台大,市场前景广,政策预期稳,安全形势好,正是有利于外资企业投资兴业的一方沃土。”
从负面清单做“减法”,到营商环境做“加法”,再到稳步扩大规则、规制、管理、标准等制度型开放,各地区各部门深入学思践悟习近平经济思想,坚定不移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
近日,人民日报记者奔赴一线,聆听外资外贸企业的心声,探寻创新活力、触摸发展脉动,见证一个个勇于开拓、深耕中国、双向奔赴的故事。
——编 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