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茧成蝶,是虫的梦想;栖于南冥,是鹏的梦想;飞向南方,是雁的梦想。生命因梦想而精彩,因梦想而绽放。梦的彼岸,是追逐不止的诗和远方。
时光飞逝,我已从懵懂无知的小孩成长为一名中学生。山村的夜晚格外寂静,桌上的台灯散发出刺目的白光。我伏在桌上,握笔的手被冻得冰冷,沉重的眼皮仿佛随时都会合上。此时,心底那些蛊惑我的暗影又悄然伏在我的肩头轻声引诱道:“睡吧,只要睡着了,就不用管这些烦心事啦。”我还能坚持下去吗?我摇了摇头,试图将恼人的杂念甩到九霄云外。
在这个瞬息万变的时代,梦想是生命的指南针,是驱动我前行的力量。我,一个极为普通的初中生,却渴望世界不再被战争的阴霾笼罩。我出生在和平年代,生活里充满阳光。曾经,我天真地以为,世界本就如此祥和。然而,随着年龄的增长,我才恍然大悟:并非世界已然达成和平的理想状态,而是强大的中国为我们撑起了抵御战争风雨的和平之伞。回溯中国的发展历程,仿佛翻开一本厚重且意义深远的错题本:取得胜利之际,先辈们不断激励自己乘胜追击、再接再厉;遭遇失利之时,先辈们便将历史背景记录下来,以此警醒后世子孙铭记历史,不忘国耻。
如今,祖国日益强大。我们共同的心愿,便是和平鸽能在祖国的蓝天上永远翱翔。毕竟,每一场战争的背后,都浸染着无数百姓的悲苦泪水,凝结着革命先烈的滚烫热血。正如作家托尔斯泰所言:“战争的形象,是流血、痛苦和死亡。”每一个热爱和平、渴望和平的人都深知,鲜血绝非滋养文明的甘露,用它浇灌的土地,终究长不出丰饶的庄稼。
如今的太平盛世,是无数先烈以血肉之躯铸就的。翻开历史的画卷,我们仿佛再次目睹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时那漫天的硝烟,仿佛也能清晰地看到日本侵略者残忍屠杀30万南京同胞的血腥场景。面对俄乌冲突,某些国家妄图大发战争横财,肆意挑起矛盾,并在一旁煽风点火,致使冲突局势持续升级,这般卑劣行径着实令人发指。战争,向来都是一台无情的吸血机器,它无情地将人类推进无尽的深渊。硝烟散去,满目皆是生灵涂炭的惨象。废墟之上,死亡如影随形,伴随着阵阵哀号,在这般惨状下,又何谈谁赢谁输呢?
历史不会忘记卢沟桥的枪声。炮火与硝烟击碎了中华民族渴望和平的美好愿望,却唤醒了全体中华儿女心底的抗争意识。1945年,抗战胜利,中华民族浴火重生。1949年10月1日,伟大领袖毛主席在天安门城楼庄严宣告:“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从此,中国迎来了和平的曙光。
我们应时刻保持警醒:硝烟虽已远去,可历史留下的伤痕却难以彻底愈合。纪念革命先烈抛头颅、洒热血换来的和平,是对遗忘与背叛最有力的回击。人们无法推测光明的归期,也难以预判黑暗何时到来。
我想成为一名军人,用最质朴、纯粹的方式来表达对祖国炽热的爱。梦想并非睡梦中不着边际的妄想,而是自己矢志追逐的一束光,它如同灯塔一般,照亮我们前行的道路。
威信县第一中学七年级347班 陈竞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