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统一连续出版物号:CN53-0003 昭通日报社出版权威传播公信新闻 深情反映大众心声






2025年04月08日

加快文旅融合 展示“不一样的昭通”

◆记者 唐龙泉飞 马 娟 刘兴刚

3月19日至20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云南考察时强调,文旅产业要走一条持续、健康的发展之路。这对云南文旅工作而言,是极大的鼓舞与鞭策。昭通文旅部门深刻认识到文化和旅游工作在新时代高质量发展中的重大使命与责任,将保护传承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一步深化文旅融合,加快发展文旅产业,走出一条持续健康的文旅发展之路,把文旅产业打造成为昭通的支柱产业、民生产业、幸福产业。

汇聚力量打造历史文化名城

每一座城市都有其独特的历史与文化。昭通古城,坐落在滇东北的乌蒙大地上,历经数千年历史的洗礼,经无数代昭通人打造,现已实现蝶变。这个春天,你可以走进昭通古城的文渊街、怀远街、建设街、陡街、挑水巷等大街小巷,参观汉孟孝琚碑亭、姜亮夫故居、广东会馆、迟家大院、李耀庭家庙、原昭通女子中学等古城遗址,探寻古城的前世今生,追寻古城的文化韵味;感受昭通古城的历史文化魅力,体会昭通人民不懈奋斗的精神,展望生态旅游城市的美好前景。

走进昭通古城陕西会馆的“昭印文创”小店,只见几名老年游客正看着儿时的玩具——吹鸡,时不时放在嘴边吹奏一下,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看到这些东西,勾起了儿时的回忆,这里面蕴含着昭通古老的文化底蕴,陕西庙确实恢复得相当好,它承载着我们老一辈人的回忆。”一位游客感慨道。

“处理好保护和发展的关系,让这座美丽的古城焕发新的光彩。”习近平总书记在丽江古城作出的指示,让昭通文旅界形成共识、找到方向:保护与发展并非像硬币两面相互对立,而是相辅相成,更需协同发力。如何打造昭通特色旅游文化城?昭通市的思路非常清晰,即突出 “保护为先、传承为主”,融入文化元素,以文化为统领,强化文脉关联性。

下一步,昭通将围绕昭通古城4A级景区打造、名城申报工作,以文庙片区、老师范片区、挑水巷片区、老四小招商引资项目为载体,重点对文保单位、历史建筑、特色民居等进行活化利用,努力将昭通古城打造成“滇东北历史文化名城”。

让巧家成为更多人的“诗和远方”

习近平总书记在云南考察时指出:“云南要加快发展高原特色农业和文旅产业,促进产业增值、企业增效、群众增收。”习近平总书记考察云南的重要讲话重要指示,让巧家县找到了发展文旅产业的方向。

巧家素有“水上天堂、避寒胜地、西部三亚”的美誉,气候舒爽宜人,冬无严寒,花开四季,非常适宜康养旅居,更是冬季的避寒胜地。2023年以来,巧家县凭借其独特的地理优势和气候条件,吸引了大批房车旅游爱好者汇聚于此,尽享休闲时光。

时下,在巧家县魁阁公园东南侧的房车营地,已停了100多辆大小不一的房车,一车一篷间,处处洋溢着怡然自得的“烟火气”。“巧家让我眼前一亮,这里的环境气候特别舒适,打造的滨江大道非常漂亮。”来自甘肃的旅客尚久生开着车来到巧家后,每天都会晨起跑步,他认为巧家是个好地方。在巧家停留已有半月的西安房车旅客武慧芳非常喜欢巧家的气候,“在这里生活挺好。”她说。

下转第2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