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陈忠华 聂孝美 姜跃武 闵光景
习近平总书记在云南考察时指出,云南生态地位重要,要坚定不移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筑牢我国西南生态安全屏障。
近期,昭通市委常委会召开扩大会议,认真传达学习习近平总书记考察云南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提出要认真践行“两山论”、走好“两化路”,坚定不移推进“生态强市”建设,切实筑牢我国西南生态安全屏障,在云南努力成为全国生态文明建设排头兵中作出昭通贡献。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三赴云南,都对生态文明建设作出重要讲话、重要指示。昭通市地处长江上游、金沙江下游、赤水河源头,域内共有长江干流支流393条,是我国西南生态安全屏障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昭通市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和习近平总书记考察云南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坚持“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扛牢“源头责任”、增强“上游担当”,聚焦以赤水河为重点的“三江四河一库”流域,多措并举持续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理念深入人心,“生态保护修复排头兵”作用充分彰显,长江上游重要生态安全屏障更加稳固。
与此同时,昭通始终把截污治污作为最紧迫的任务,坚持“城乡一体、新旧一体”,系统推进城乡“两污”治理,县城生活垃圾处置设施实现全覆盖,处理率达100%。位于昭通市昭阳区永丰镇海边村的昭通市生活垃圾焚烧发电项目占地面积约84.32亩,承担着昭阳区、鲁甸县、巧家县3县(区)的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置,2021年5月16日投产并网发电以来,到2024年底累计无害化处置生活垃圾108.19万吨,累计发电量4.045亿千瓦时,由光大环保能源(昭通)有限公司负责运营。据公司相关负责人介绍:“我们厂是昭通市重大基础设施项目和民生环保工程之一,采用一流的机械炉排焚烧和烟气净化技术,生活垃圾经处置后,环保各项指标完全达到并优于国家现行的标准,做到全厂废水‘零排放’,焚烧产生的炉渣用于制砖、铺路基材,可实现昭通市生活垃圾的‘无害化、减量化、资源化’处理。”
赤水河作为长江上游的重要支流,不仅是连接滇川黔的重要水道,更是一条拥有丰富生态资源和独特生态系统的宝贵河流。习近平总书记十分关心赤水河流域保护修复工作,对赤水河流域生态环境问题作出重要批示。近年来,昭通市围绕把赤水河打造成为“长江上游最美生态河流、践行‘两山’理念样板典范、流域绿色高质量发展先行示范区”三大目标,整合资金52.43亿元,统筹左右岸、上下游、干支流,一体推进山水林田湖草沙治理,推动流域生态环境持续改善,出省境断面水质稳定保持Ⅱ类,实现了“一江清水出云南”,为确保赤水河“河畅、水清、岸绿、景美”贡献了昭通力量。
近日,长江上游珍稀特有鱼类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云南管护局与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的科研人员共同对赤水河流域(镇雄段)进行了系统性生态监测。
“刚刚在水里采集到许多鱼卵,鱼卵直径较大,卵黄颜色鲜亮,说明这里水质良好,鱼类种群结构恢复得不错。”在镇雄县果珠彝族乡鱼洞生态观测点,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博士刘飞介绍,“水质监测是本次生态监测的重要内容之一。从多年监测结果来看,目前整个赤水河流域的生态环境、水质及生物多样性均呈现良好恢复态势。”
习近平总书记在云南考察时的重要讲话重要指示深深鼓舞着昭通广大干部职工。今年,昭通市委提出了深入推进农业强市、能源强市、交通强市、生态强市、教育强市“五大强市”建设的目标,激励广大干部群众接续奋进,努力闯出一条顺应时代潮流、符合昭通实际的高质量跨越式发展之路。昭通市生态环境局相关负责人说:“我们将牢记总书记嘱托,认真践行‘两山论’、走深走实‘两化路’,坚定不移推进‘生态强市’建设,全力守护绿水青山,为全面推进美丽云南建设、筑牢我国西南生态安全屏障贡献昭通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