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关县靖安安置区是全国最大的跨县易地搬迁安置区,承接安置了昭通市大关、昭阳、永善、彝良、盐津、镇雄6个县(区)的9256户40549名搬迁群众。自2019年底搬迁入住以来,安置区紧扣群众增收这条主线,强化产业就业支撑,优化社区服务管理,持续增进民生福祉,团结带领各族群众用勤劳的双手创造更加美好的新生活。
过去五年,靖安安置区新建3所幼儿园、1所高中,孩子在家门口就能享受优质教育;建成1所卫生院和6个卫生室,群众看病就医更方便;建成1个AAA级景区公园,极大丰富了居民的休闲生活,提升了安置区群众的幸福感。
产业就业 促进稳定增收
近日,走进靖安易地扶贫搬迁安置区,街道宽阔平坦、干净整洁,小区内绿植葱郁、充满生机,行人悠然漫步、怡然自得,处处洋溢着安宁祥和的氛围。“安置区功能完善、环境舒适,学校、医院、商超、公园、就业帮扶车间都在家门口,我们生活得很舒心。”搬迁群众张兴文说。
五年来,靖安安置区党工委始终将稳就业、保就业作为工作重点,通过“党建+企业+劳务输出队”“党支部+产业协会+三类人员”等模式,为搬迁群众搭建就业平台,每年有2万多人在省内外实现稳定就业。
安置区加强与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等相关部门的协作配合,在安置区大力开发卫生保洁、治安协管等公益性岗位,解决就近就业问题,让无法外出务工和返乡的搬迁群众顺利就业。
外出务工返乡群众屈志鸿分享道:“5年前,我们一家人从大山里搬到安置区。在安置区党工委的帮助下,我和丈夫去浙江务工。去年8月,为了照顾孩子我回到安置区。社区了解情况后,很快帮我在家门口找到了工作。”
为推动本地就业岗位扩容,安置区引进了多家劳动密集型企业,并配套建设了340个蔬菜大棚、1200亩香葱基地和3万亩马铃薯产业基地,让众多搬迁群众实现了稳定就业。同时,开发了1113个公益性岗位,让更多困难家庭、弱劳动力家庭有了更稳定的收入。
搬迁群众何俊彩满脸笑容地说:“搬过来后,我在家门口的扶贫车间工作,每月能挣3000多元,既能照顾家庭,又有收入,日子越来越有盼头。” 下转第2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