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统一连续出版物号:CN53-0003 昭通日报社出版权威传播公信新闻 深情反映大众心声






2025年03月02日

上接第1版《共享红利 因水而富》

水富始终坚持以促进移民增收为主线,按照先立后破的思路,以发展工业经济(园区经济)、港口经济、旅游经济、优质教育为重点,着力在新能源电池材料、绿色建材及现代物流、康养旅游、精品农业4个方面谋划布局项目。先后谋划与工业、旅游融合发展的优质资产合作共建项目9个,成功申报4个;谋划与新寿、高滩乡村振兴示范点融合发展的美丽家园建设等项目4个;谋划打造邵女坪等全国移民后期扶持示范点融合项目10个;谋划与城市经济融合发展的项目4个,现已落地1个;谋划涉及民生保障的项目10个。

同时,成立水富市移民后扶资产管理有限责任公司,明确公司内部运行模式,规范规章制度及考核办法,定期公示公司经营情况,让移民群众全过程参与公司管理和经营,实现了移民变股民。近年来,水富实施优质资产产权购置项目4个,产权面积2.43万平方米,与4个市场主体签订运营管理协议和风险防控协议,年收益稳步增加,实现管理运营规范化。

2006年至2023年,水富形成经营性资产21个、公益性资产39个,全部交由所在村(社区)维护管理;经营性资产收益主要用于产业再投入、移民村(社区)集体公益事业和移民村(社区)社会治理等,真正发挥收益促资产保值增值作用,实现移民社区和谐稳定。

水富抢抓机遇,大力实施移民搬迁安置,推进城乡融合发展稳步前行。拓展城镇,组团打造山水城市,投入移民资金2.7亿元,撬动政府和个体投资约30亿元,成功建成高滩新区、温泉新区,吸纳周边水电移民和棚改居民、进城农民等2万余人进驻。2012年至2023年,水富城市建成区面积从7.4平方公里增至12.7平方公里,城市吸附能力不断增强。推进乡村振兴,打造“无所谓城无所谓乡”。水富以湖滨旅游小镇为引领,规划建设邵女坪移民安置点,吸引投资2亿元,把邵女坪打造成国家4A级旅游景区。同时,借鉴邵女坪旅游发展模式,先后投资6000万元,引进经营主体4个,吸引投资4亿元,成功创建高滩、新寿、花园等乡村振兴示范点,打造以种养业、观光旅游、露营基地为一体的休闲胜地,让“有一种叫云南的生活”在水富呈现,深受川渝游客青睐。

大力推进移民后期扶持,水富市民收入不断增长。投入9000余万元移民资金购置云南水富经济技术开发区标准化厂房,推动工业发展,招引企业36家,新增省级科技型中小企业5家、入库国家级科技型中小企业3家,2023年实现工业总产值87.93亿元,主营业务收入83.34亿元,工业增加值达42亿元,独具水富特色的能源经济逐步形成。2024年,水富市GDP达124亿元,人均达12.58万元。

水富移民产业项目与产业培育高度融合,实现“双赢”。2012年至2023年,水富移民人均收入从3100元增至24680元,年均增长20.7%;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从4955元增至16734元,年均增长11.7%,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从19456元增至43127元,年均增长7.5%。

建好一座电站,带动一方发展。向家坝水电站建设使水富港成为云南唯一实现江海直达的绿色智慧港口。2012年至2023年,水富港货物吞吐量从203.3万吨跃升至1216.95万吨,年均增长17.7%。水富连接滇中城市群、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的门户枢纽作用更加突出,在国家建立全国统一大市场中的战略地位更加重要。2023年,水富市荣获全省首批“作风革命、效能革命”先进典型,全市上下思发展、谋发展、抓发展的氛围更加浓厚。

十年发展大变迁,搬迁安置天地宽;开启移民新生活,幸福生活节节高。水富闯出了一条“移民变股民、项目变资源、资金变资产、资产变收益”的移民后期扶持之路,大幅激发了移民的内生动力,激励广大移民齐心建设幸福新家园,让移民拥有更多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