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好一座电站,带动一方经济,造福一方百姓,搬出一片新天地。”这是国家建设向家坝水电站的愿景目标,水富移民共享国家重点工程建设带来的红利,以移民之小变推动实现水富之大变。
近日,水富市以购置产业园区标准化厂房、酒店等优质资产为载体,助力移民群众持续稳定增收,入选全国水库移民后期扶持高质量发展实践典型案例。
向家坝水电站移民陈啟润在电站建设前以务农和从事生猪屠宰维持生计,电站建设期间经营一家小餐馆,于2012年搬迁到云富街道邵女坪社区后不久,凭借经营餐馆积累的经验开起了邵女坪第一家农家乐。近年来,水富市大力发展旅游业,邵女坪成功创建国家4A级旅游景区,先后被评为中国美丽休闲乡村、省级最美乡愁旅游地,被游客誉为“金沙第一湾、滇川小三亚”。同时,陈啟润的农家乐也不断推出具有地域特色和农家风味的菜品,吸引了四面八方的游客纷至沓来。目前,陈啟润开办的农家乐年收入达20余万元,并吸纳附近移民10人就业。如今,陈啟润一家过上了比搬迁安置前更加幸福美好的生活,真正尝到了向家坝水电站建设带来的福音,他家成为幸福的“移民之家”,邵女坪发展成为移民群众的幸福家园。
除向家坝这一大型水电站外,水富境内还建有3座中型水电站——张窝水电站、杨柳滩水电站、大鱼孔水电站,共搬迁安置移民人口7120人,核定大中型水库移民安置后期扶持人口6308人,移民群众安置方式以城镇安置为主,建设移民集中安置点3个,安置移民1095户5014人,自行安置2106人。
水富坚持一手抓搬迁安置,一手抓移民后期扶持,实现水电站和移民群众同步发展。水富市坚持以移民为中心,着力推进“引变、随变、推变、促变”,走出了一条城镇化搬迁安置后期扶持的以移民之变带动水富之变,推动县域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实践之路。
如今,10多年过去了,水富移民群众如期实现了“搬得出、稳得住、逐步能致富”的目标。
着眼实现现代化的要求,水富持续推动工业、港口、旅游、教育深度融合,逐步融入长江经济带、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在移民安置点的规划选址上,布局了坝尾槽移民安置点,依托西部大峡谷景区发展旅游业;布局了盐丰小区移民安置点,依托云天化中学发展教育配套服务;布局了邵女坪移民安置点,依托库区高峡平湖打造云南“小三亚”,为移民后续发展找准了定位。
搬迁安置工作结束后,水富迅速谋划了一批“短、平、快”项目,在坝尾槽安置点打造了温泉奇石城,在盐丰小区移民安置点打造了水富市建材城,在邵女坪移民安置点打造了湖滨旅游景区,盘活移民安置区门面和安置住房,助推移民实现稳定增收,让移民脱贫致富。结合水富发展实际,策划了一批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园区经济、港口经济、旅游经济项目,促进移民的发展与工业城市、旅游城市、港口城市、商贸城市的发展不断向融入长江经济带、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的前沿和窗口推进。
下转第2版
◆记者 刘仕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