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统一连续出版物号:CN53-0003 昭通日报社出版权威传播公信新闻 深情反映大众心声






2025年02月26日

增强区域发展活力

——2025年,中国经济这么干⑦

下好全国一盘棋,协调发展是制胜要诀。实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关乎我国经济发展全局。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必须适应新形势,谋划区域协调发展新思路。”中央经济工作会议部署抓好2025年经济工作的九项重点任务,“加大区域战略实施力度,增强区域发展活力”是其中重要一项。

干字当头、奋发有为。今年以来,各地区各部门扎实推动区域协调发展战略、区域重大战略、主体功能区战略落地实施,主体功能明显、优势互补、高质量发展的区域经济布局加快形成,区域发展整体效能稳步提升。

“攥成拳”,重大国家战略叠加效应更好发挥

封顶!1月14日,安徽合肥未来大科学城内,随着主环结构最后一榀钢桁架吊装到位,先进光源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项目主体建筑迎来新节点。

同步辐射光源被誉为“前沿科研的眼睛”。相隔近500公里,合肥国家同步辐射实验室的“合肥光源”与上海张江的“上海光源”强强联手,助推第四代同步辐射光源“合肥先进光源”加速落地。

“两束光”持续交汇,照见科技创新跨区域协同的加速发力。安徽全省8608台(套)大型科学仪器与沪苏浙共享共用;累计与沪苏浙立项实施国家级和省级攻关项目90项……以长三角一体化发展为牵引,安徽发挥多重国家发展战略叠加优势,带动新质生产力加快培育壮大。

视线北移,京津冀协同发展11年,通过强化创新协同、产业协作,高质量发展动力源迸发出更强劲的活力。

河北秦皇岛,中信戴卡铝车轮六号工厂,经过铸造、热处理、涂装等工序,一个个铝轮毂接连下线,几小时后,它们便会出现在位于北京的享界超级工厂。“中信戴卡已成为我们的重要供应商之一,2024年供货量达到30万只,今年预计再创新高。”北汽新能源总经理张国富说。

从秦皇岛“跑来”的铝轮毂,从天津“出生”的数字钥匙,每天都在位于北京密云的北汽新能源享界超级工厂相遇,成为京津冀协同发展的生动缩影。

共造一辆车,推动造车新势力开展整零合作,百公里汽车零部件配套圈加速形成;共建一条路,在京津塘高速,国内首个跨省自动驾驶干线物流货运场景落地……真抓实干,京津冀协同发展气象日新,数据显示,2024年前三季度,京津冀三地工业增加值超1.8万亿元,同比增长6.3%,较全国增速高出0.3个百分点。

全局上谋势,关键处落子。京津冀协同创新指数连上新台阶、粤港澳大湾区登顶全球湾区第一梯队、“轨道上的长三角”不断迈出新进展……找准定位、发挥优势、良性互动,一个个增长极、一块块新高地、一处处示范区一体化协同发展迈向更高水平。

“挑大梁”,经济发展优势区域辐射带动作用持续增强

经济大省是稳住全国经济基本盘的“压舱石”,要为经济发展作出更大贡献。

今年以来,各经济大省坚定信心、迎难而上,以改革创新推动高质量发展,以生产要素创新性配置激发市场活力。

拓市场、不停歇,浙江外贸已“开跑”。今年1月2日,嘉兴平湖,“千团万企拓市场增订单”启动仪式上,来自嘉兴、温州、台州三地上百家企业抱团分赴意大利、德国等市场参展拓客。

下转第2版

◆人民日报记者 韩 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