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讯员 陈际群
近年来,大关县凭借独特的自然风光与深厚的文化底蕴,大力发展文旅产业,成效显著。2024年,大关县接待游客156.96万人次,旅游综合收入达16.56亿元,文旅融合为当地经济发展注入了强劲动力。
大关县享有“中国瀑布之乡”与“中国筇竹之乡”的美誉,自然景观壮美。黄连河风景区瀑布群气势磅礴,山海洞的喀斯特地貌景观奇异独特,洞内钟乳石在灯光下如梦如幻,吸引着无数游客纷至沓来。作为“南方古丝绸之路”的重要节点,大关县民族文化也丰富多彩。苗族芦笙制作工艺精湛,芦笙舞热情洋溢;彝族火把节热闹欢腾,处处彰显着独特的民族文化魅力。
文旅产业发展初期,大关县深挖资源,完善基础设施。在黄连河风景区修建游览步道与观景台,方便游客亲近自然;对山海洞进行保护性开发,保留原始风貌。同时,整理少数民族文化,为文化产业发展筑牢根基。随着产业发展成熟,大关县积极探索融合新模式。以筇竹产业为切入点,编制发展规划,举办“筇竹文化节”等活动,将竹文化与旅游有机结合。利用传统节日打造乡村旅游品牌,在苗族“花山节”期间,就吸引了2万余名游客,带动消费200余万元。
大关县全力提升“吃、住、游”服务品质。挖掘特色美食,发展特色民宿和农家乐。村民任天伦家紧邻黄连河景区,2009年开设农家乐,2024年收入超百万元,16年间接待游客超10万人次,提供就业机会万余人次。
此外,大关县还规划了两条“两天一夜游”精品线路,串联多个景点。2024年8月,四川游客孙嘉宏游玩后称赞这里交通、住宿便利,美食丰富。在营销推广上,大关县与媒体合作,举办文旅融合发展记者见面会,与旅行社签约拓展客源,利用新媒体平台吸引年轻游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