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统一连续出版物号:CN53-0003 昭通日报社出版权威传播公信新闻 深情反映大众心声






2025年02月20日

上接第1版《起步就冲刺 争分夺秒拼经济》

在农业产业方面,既抓基地端,又抓加工端。坚持一产接二连三,推行田间、车间、直播间模式,推动品种、品质、品牌发展,力争今年苹果、天麻、花椒等农产品加工比达2.5:1,农业综合产值达1800亿元。

在扩大消费方面,既抓“自带流量”,又抓“外部留量”。推进消费品以旧换新,抓好消费扩容升级,把人口大市的“自带流量”转化为“消费增量”。依托夏避暑、冬避寒优势,打造“一山、一城、一址、一江”文旅新名片,加快改变“只有星星、没有月亮”的旅游格局,把游客的“留量”转化为消费的“热量”。

在稳定房地产方面,既抓好房子建设,又抓好环境打造。围绕好房子、好小区、好社区、好城区建设,实施避险搬迁、高品质住宅等“七个一批”,加快建设苹果之城、文化名城、高原水城、避暑秋城,推动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

在招商引资方面,既抓“招大商”,又抓“招小商”。通过“招大商”引“龙头”,以招商最大变量形成发展最大增量;通过“招小商”建“微工厂”,打造“家门口的务工车间”,让群众挣钱顾家两不误。今年将引导5万人返乡创业、带动10万人就地就近就业。

云南日报记者:这些举措落地落实的关键点有哪些?

杨承新:我想有3个关键点。

一是向改革要动力。统筹衔接资金、东西部协作资金等近80亿元,实现资金使用从“撒胡椒面”向“精准投向”转变;实行矿产资源管理“先有产业后配矿权”,实现发展效益从矿业向产业转变;持续推进城乡一体、新旧一体、供排一体,实现高效供水、有效补水、绩效管水。

二是向主体要活力。建立在库企业、入库企业、培育企业3本台账,采取减负、纾困、惠企三大举措,力争今年新增“四上”企业300户以上、高新技术企业10户以上。

三是向营商环境要竞争力。实行1名领导挂联2户民营企业,持续推进“高效办成一件事”,努力打造一流营商环境,让马上用地、高效用矿、便宜用气成为昭通的最硬“软实力”,不断提升昭通的竞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