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通讯员 王天品)昭通市财政部门坚持“为国聚财、为民理财”工作理念,以规划为引领,以项目为支撑,狠抓产业发展,2024年全市新开工产业项目596个,完成产业投资523亿元;全市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完成117.5亿元,同比增长10.9%,其中税收收入67.4亿元,同比增长3%,财源建设工作取得积极成效。
加强顶层设计,推动规划变规模。围绕贯彻落实省委“3815”战略发展目标,深入推进“产业兴市”战略,努力做好“产”的文章。谋划制定昭通市绿色能源、绿色硅铝、磷基及新能源电池材料、高原特色农业、现代服务业5个千亿元级产业集群发展三年行动方案的财政政策支持办法,立起了全市产业发展的“四梁八柱”。11个县(市、区)结合自身资源禀赋实际,进一步细化产业发展子目标,沿着产业兴市的目标稳步迈进。2024年,全市“5个千亿元级”产业产值突破3000亿元。
打造资源经济,推动资源变财源。聚焦丰富的硅、磷、煤,以及水电、光伏、页岩气等资源,全力抓好资源经济、园区经济,全年完成“产”的文章支出132.9亿元,“四把火”点燃昭通经济新引擎。旗滨玻璃点火投产、新安集团年产15万吨工业硅项目、中铝40万吨铝合金扁铸锭项目、合盛硅业40万吨工业硅项目先后点火投产,年产值将达380亿元,年贡献市县级税收22亿元。
盘清底数挖潜,推动存量变增量。财政、税务、人行组成财源建设联合调研组,深入头部税源企业开展调研,深入了解企业经营状况及发展诉求,盘清底数,挖掘收入增长点。2024年传统烟电行业收入增长3.4%、非烟电收入增长2.8%。扎实开展欠税清缴行动,全年清缴欠税3.1亿元。围绕土地资源、特许经营权、矿产资源等“十项资产”配置资源,组合式推进73.7亿元各类债务化解,尽最大努力形成新的投资。
优化营商环境,推动被动变主动。强化财税金融协同,市县两级每年筹集重大项目前期费4.5亿元,全力支持项目谋划储备工作,常态化组织召开政银企座谈会,助力重大项目融资。坚持“要素跟着优质项目”,用能、用工指标等生产要素优先支持重大项目建设。严格执行组合式减税降费政策,新增减税降费及退税37.8亿元,惠及市场主体超过11万户。持续发力营造良好营商环境,加大入园企业政策供给,深化园区体制机制改革,全市净增市场主体1.8万户。
加强数字赋能,推动难点变亮点。持续深化拓展税收共治体制机制,探索“成品油”税控平台建设,启动“昭通公共数据专区”和“经济大数据智能分析”系统建设,打通31家主要涉税数据单位76个系统数据壁垒,全面提升税控大数据分析能力。上线四上企业主要指标分析、产业税收分析等6个应用服务场景,助力推动全市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切实提升现代化综合治税能力和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