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统一连续出版物号:CN53-0003 昭通日报社出版权威传播公信新闻 深情反映大众心声






2025年01月17日

昭通粉笔,由何而来?

粉笔,这个在教学领域默默扮演着重要角色的小物件,看似平凡却蕴含着丰富的历史和复杂的制作工艺。你是否好奇昭通的粉笔是如何制作的?它的历史起源是什么时候?又是如何从原材料变成我们手中熟悉的教学工具的呢?

与粉笔的邂逅,是缘分,也是因果。

民国14年(1925年),朱开树的爷爷朱梦香到昆明进修,在昆明城中闲逛时,突然发现了一家制作粉笔的作坊。朱梦香想要进去观摩,但负责人不允许,质问道:“你要整啥子?”并说里面是“保密”的。在那个年代,粉笔是极其稀奇的,昭通的教育还停留在“口说手比”的阶段。朱梦香给了负责人2块银圆,才被允许进去学习3天。在这3天的时间里,负责人带着他从石膏的煅烧开始,一个流程一个流程地详细看,虽然只有3天,但对朱梦香及其后人而言,却开启了他为昭通教育事业奉献的篇章。

于现在而言,粉笔的制作极其简单,但在20世纪三四十年代,却充满了挑战。

朱梦香家制作粉笔的材料是贵州省威宁彝族回族苗族自治县的石膏,虽然其他地方的石膏也能制作,但太硬,书写不流畅。那时,交通不便,去采购石膏,中途要住一个晚上,第二天才能回到昭通。最初的运输方式是人背马驮,后来有了汽车,才减少了运输费用。运回来的石膏需敲小、舂细,且都靠人工来完成,成本高。

1963年,朱开树的父亲朱瑞煊在昭通城大局街的家里生产粉笔。1包有30支粉笔,卖1角钱,1天只能做20包。刚开始,朱瑞煊采用明火烧石膏,但石膏不容易凝固,制作出来的粉笔质量不好。后来,朱开树采用汽油桶焖烧的方式,改进了生产工艺。原来1天只能煅烧100斤石膏,经朱开树改进后,可以烧1000斤石膏,还能提高成品率。煅烧好的石膏分成3个等级,一等是最好的,用来做粉笔;二等是卖给做白事的;三等是卖给做家具的刮灰用。漆匠在家具上漆前,会告诉对方“你去朱家买石膏粉,我保证油漆刷上去很好;去买其他家的,我不保证质量。”漆匠刮一道灰,石膏粉密度大、质量好,上漆后很油亮。“有的粉笔还是湿的,就被老师们拿走了。”提起粉笔的质量,朱开树的心里别提有多自豪了。

“当时,粉笔1角钱1包,有30支。1包粉笔能赚2分钱,只能维持生计。”朱开树说,最初,制作粉笔的模子是拿木头请木匠雕成粉笔的模样,上下两半合起来,把石膏倒进去。取的时候要轻轻地敲,但粉笔仍然断得比较多。后来,朱开树用铁皮加工成和粉笔一样的粗细大小模,倒入石膏,又调整了稀释石膏的比例,试了很多次后,粉笔的产量从1次10支到20支、30支……模子的材质也经历了木、铁、锡、铜的演变。模子的改进、石膏的煅烧以及加工技术的革新,不但提升了粉笔的质量、产量,最关键的是降低了损耗和成本,成品率也提高了。“毕竟学习来的东西都是别人的,只有把技术掌握在自己手里,才是最好的。”朱开树说。

20世纪70年代的课堂教学用具,就是由一支粉笔和一块黑板组成的。老师,就是靠着一支粉笔、一块黑板、一本教科书,走进一个又一个教室,面对学生们求知若渴的神情,竭力把知识倾囊相授。那时候,为了让学生将知识理解得更透彻,老师们需要不断地板书,通常一节课下来,手上、头发上、衣服上都沾满了白色的粉笔末。坐在课堂里的学生,通过这些写在黑板上的文字,去学习知识。

“朱家的粉笔真是太好用了。”“是啊,就算只剩一点了,也舍不得丢。”“朱家的粉笔只要捏得住,就写得下去,而且很清晰……”老师们对朱开树家生产的粉笔赞不绝口,“朱粉笔”的称呼应运而生。

当时,外地粉笔还未进入昭通。哪怕朱开树全家人齐上阵,仍供不应求,甚至才做出来的湿粉笔也被拿走。直到1989年,1包粉笔的价格还是1角钱,26年来从未涨过价。遗憾的是,20世纪90年代,朱开树一家放弃做了60多年的粉笔行业。

有多少孩子是在老师吱吱作响的板书声中,在黑板和粉笔的陪伴下成长的,有多少孩子在老师板书的时候,聚精会神地盯着老师神奇的手和工整的粉笔字,对汉语的爱悄悄地发芽、生长,又有多少孩子在下课后,在作业本上模仿着老师的板书字体,期盼着自己的字一天天地变好。

60多年来,“朱粉笔”对昭通的教育而言,功不可没。他改变了“口说手比”的教学状态,揭开了昭通教育的新篇章。

粉笔,这个看似简单而平凡的教学工具,自诞生以来,就为教育领域带来了许多便利,更是以其独特的魅力,影响着一代又一代孩子的学习和生活。然而,粉笔的便利性并不仅仅局限于教育领域。在日常生活中,它同样发挥着一些作用。

粉笔的特性与教师的职业特点相契合,教师常常需要在黑板上书写、绘图进行讲解,在40多分钟的一节课里,教师就要擦、写数次。教师在书写的过程中,粉笔会被逐渐消耗,就像教师在教育道路上不断付出,用自己的时间和精力培育学生。在人们的认知里,粉笔已经成为教师的代名词之一,承载着无数人的求知与成长旅程。

教育模式、教学设施设备随着时代的进步而不断更新,从木课桌到铁皮课桌,从黑板到白板,从收音机播放英语记忆听力到电脑音箱播放英语,从教学幻灯机到专业的多媒体教学设备,从一支粉笔、一块黑板到多媒体教室的广泛运用,再到AR课程的萌芽与推广,教育,一直在进步,一直在发展。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发展科学技术,不抓教育不行。”教育前进了,祖国的发展才能稳步向前。

杜恩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