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统一连续出版物号:CN53-0003 昭通日报社出版权威传播公信新闻 深情反映大众心声






2025年01月10日

德育街:教化育人的变幻之镜

腊月初七,伴随着冬日的脚步,将心事寄放于昭通古城的街巷之中。岁月的指尖轻轻地拨动着一段段支离的过往。德育街等待你的,一半是承载着岁月沉淀的篇章,一半是任你读懂的颜色。

踏上德育街的青石板路,仿佛一脚踏入了旧时光的怀抱,德育街的南边连着箭道广场,北边通向抚镇门,向东延伸至集贤街,在其蜿蜒伸展的轨迹中,点缀着一座座饱经沧桑的院落和一段段斑驳的围墙。街边的老宅,门楣上的雕刻已经风化,却依然能窥见昔日的精致与讲究。那一段段斑驳的围墙,像是时间的守护者,静静地诉说着过往的故事,让人不由自主地放慢脚步,沉浸在这份古朴与宁静之中。

民国年间,昭通古城内的学校数量多达10所,位于德育街的昭通县立女子高初等小学、昭通师范传习所便是其中之二。德育街之所以被命名为“德育街”,缘于其承载着深厚的文化底蕴,街区内的多所学校尤为注重学生品德的培养,因此这条街道被赋予了“德育”之名。这里不仅是学习的场所,更是一处承载着梦想与希望的地方。

(一)

顺着箭道广场向东前行10余米,昭阳区第四小学的门牌赫然醒目。学校的铁门虽已斑驳,但那庄严的气势依旧不减当年。从大铁门进去,看到的是人去楼空的寂静,单调的风声呼啸而过,一排排青松傲然挺立,而一栋栋校舍正被依次推倒。

育德楼的左侧,那棵历经风霜的老槐树依然挺拔,新的一年它将承载新的使命……

箭道广场的时间之箭直指苍穹,仿佛要刺破历史的云烟。

在这风云变幻之中,1912年在德育街48号建成的昭通县立女子高初等小学,翻开了昭阳区第四小学历史的第一页。这所女子学校的创立,犹如一颗璀璨的星辰,闪耀着独特的光芒,照亮了无数学子追求知识与自由的道路。

在岁月的长河里,民国那段岁月见证了新旧思潮的激烈碰撞,时代的变革在悄然涌动。但封建礼教的枷锁依旧沉重地束缚着人们的思想,尤其对于女子而言,“女子无才便是德”的观念如同一座无形却又坚不可摧的大山,将她们牢牢地禁锢在深闺之中,读书识字似乎只是男子的特权。然而,在昭通这片有着深厚文化底蕴的土地上,总有一些思想先进、心怀热忱的人,渴望打破这个沉重的枷锁,为女子争取受教育的机会。

那是个春寒料峭的时节,古城正缓缓苏醒。心怀热忱的迟兴周与几位朋友围坐一堂,商讨捐资助学的事宜,他们的眉眼间流露出对未来的憧憬。他们坚信,教育是开启智慧之门的钥匙,亦是赋予女性力量的源泉。

迟兴周,是晚清至民国年间昭通的头号富商。他慷慨捐出白银2000两,用于修建昭通县立女子高初等小学(今德育街昭阳区第四小学)。他深知教育对于地区发展的重要性,与志同道合的朋友一道,在物质上为学校提供资助,为女子教育的发展注入了力量。

百年间,学校里琅琅的读书声此起彼伏,氤氲着浓郁的书卷气。课间的铃声催促着孩子们放下书本,到操场上尽情地嬉戏玩耍,他们的奔跑声、呼喊声,成了德育街最有活力的背景音乐。春去秋来,寒来暑往。昭通县立女子高初等小学在这漫长的岁月里,始终坚守着教育初心,培育出一批又一批品学兼优、才华横溢的学子。这些学子如同璀璨的星辰,照亮了昭通教育的天空。迟兴周当年播撒的教育种子,经过岁月的洗礼和师生的共同努力,已然在这片沃土上生根发芽、开花结果。

昭阳区第四小学在历史的长河中几经变迁,先后经历了多次易名,从最初的昭通县立女子高初等小学,到城区县立联合小学第二分校,再到昭通师范附属第一小学,后又更名为昭通县第四小学,最终在2001年撤地设市时,正式改名为“昭阳区第四小学”。

建校之初栽种的槐树,依旧挺拔,宛如一位默默守护的智者,陪伴着一代又一代的孩童走过了112个春秋。一代代教师,用知识浸润孩子们的心灵,让他们在成长的道路上,绽放出属于自己的光彩。

随着时代的变迁,昭阳区第四小学虽然培养了众多优秀学子,但是这片占地面积仅10.3亩的校园也成了学校发展的瓶颈,限制了孩子们活动的天地。为了打破这一局限,昭阳区第四小学迈出了历史性的一步,学校搬迁至新的校区——小李子园街26号,新校区宽敞的空间为学校的发展提供了无限可能。

2024年3月18日,2700余名莘莘学子搬进了新校区。老校区里,孩子们的琅琅读书声和欢笑声已不复存在,校园里再无他们嬉戏打闹的身影,校园外家长们满怀期待地张望已成为过去。然而,德育街上的这份历史记忆并未因学校的搬迁而消散。相反,它如同一坛陈年老酒,随着时间的推移愈发醇厚。老校区的一砖一瓦、一草一木,都被细心地保留了下来,如今这里即将化身成为昭通古城博物院。

这里承载着昭通的历史与文化,将成为新的城市名片。

(二)

德育街,一条承载着昭通古城教育记忆与梦想的街道。

街的这头,曾经的昭通地区师范学校早已尘封在昭通人的记忆中,学校虽已不复存在,但它留下的一段段难忘的青春岁月依然熠熠生辉。

那些年,无数青年学子怀揣着梦想踏入校门,在这里度过了他们人生中最宝贵的时光。昭通地区师范学校见证了他们的成长与蜕变,也培养了一代又一代的教育人才。

如今,虽然学校已经不在,但那份对知识的渴望和对教育的热爱,依然深深地烙印在每一个昭通人的心中。每当提及这所学校,人们总会流露出无限的怀念与感慨。那是多少人梦想启航的地方,多少人的青春留在了这里。

春阳杲杲,复苏着沉睡的梦想;陌上花开,烂漫着勃勃的生机。

昭通地区师范学校的历史可追溯到1906年清政府创办的昭通师范传习所。这不得不提萧瑞麟,他是清光绪年间的举人,曾任凤池书院山长,后去日本留学,回到昭通后创办了昭通第一所师范学校——昭通师范传习所。萧瑞麟开创了昭通师范教育之先河,奠定了昭通师范教育的基础,为昭通输送了一批又一批人才,他们或博誉于仕途,或执教于桑梓,或著论成一家。

从昭通师范传习所到昭通地区师范学校,这里曾是培养教师的摇篮。

1983年开始,为了缓解农村小学师资严重不足的压力,国家在全国范围内实行从初中毕业生中招收学生就读中等师范学校、学生毕业后到城乡小学任教的招生政策。这一政策执行至1999年。

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他们曾经是初中毕业生中的翘楚,出类拔萃的存在。在那个大学录取率还十分低的年代,对于农村学生而言,考取师范学校的意义非同寻常,这不仅意味着他们成功跳出了“农门”,更让他们拥有了稳定且有保障的工作。

现实生活充满了挑战与机遇。他们毕业后,大多是去中小学校任教,尤其是去那些偏远的乡村中小学校。他们或许无缘成名成家,无缘发财致富,更无缘位高权重,但他们依然无怨无悔,将自己化作一支支燃烧的蜡烛,以微弱却坚定的光芒,照亮了一批又一批学生的前行之路。

他们用粉笔书写着希望,用爱浇灌着每一个幼小的心灵。在岁月的长河中,他们或许只是微不足道的一滴水,但正是这无数滴水汇聚成了时代发展的滚滚洪流。

昭通地区师范学校,尽管已经成为一段尘封的历史,但它培育出的一大批优秀的人才如同蒲公英的种子,随风飘散,扎根于社会的各个角落。

(三)

离学校不远处,位于德育街16号的海鸥照相馆,这是昭通老一辈人都熟知的地方。

自1980年开业以来,它便静静地伫立在街边。一楼的门面依旧保留着旧时的装修风格,墙上挂满了不同年代的照片,仿佛依然散发着过去的温度,从黑白胶片到彩色数码,海鸥照相馆记录下了许多有关昭通的人和事。

对于73岁的李启英来说,海鸥照相馆的创立实属迫于生计的无奈之举。1971年,她与沈勇高结为夫妻,那时沈勇高仍在国营照相馆工作,日子尚可维持。但是,命运的波折很快打破了他们的宁静。

1974年,沈勇高因创作了一组在当时很前卫的摄影作品而遭到恶意中伤。在那个思想较为传统、社会氛围相对保守的时代,这样的事件无疑是一场大灾难。一家人的生活轨迹因此发生了剧烈的转变。沈勇高失去了工作,家庭经济来源骤然中断。

直到1978年,追求摄影梦想的沈勇高决定创业。在那段最为困顿的时光,沈勇高的哥哥伸出了援手,慷慨解囊,资助了他们100元。手握这笔来之不易的资金,李启英与沈勇高经过深思熟虑,把所有家当凑在一起,购置了一台放大机、一台照相机以及胶卷、相纸、显影粉、定影粉等材料,踏上了自主创业的艰辛之路,也由此揭开了海鸥照相馆的序幕。 照相馆的名字“海鸥”,寓意着自由与飞翔,寄托了夫妻俩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没有改革开放就没有海鸥照相馆,在那个春意盎然的季节里,他们租下了一间简陋的店面,开始了艰难的创业。沈勇高凭借着对摄影艺术的热爱和执着,以及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夜以继日地忙碌着。

没有豪华的装潢,也没有先进的设备,凭借着夫妻俩的真诚与努力,海鸥照相馆赢得了顾客的信赖与好评。他们用心记录着每一个家庭的幸福时刻,用镜头捕捉着岁月的变迁。随着业务的不断扩大,海鸥照相馆就这样在德育街16号生根发芽,名声渐渐在昭通城传开,越来越多的人慕名而来。

那时候,来海鸥照相馆拍照可是一件大事。小孩子只有在过年的时候,才会被父母精心打扮一番,然后带着满心的期待和喜悦,一同前往海鸥照相馆照相。沈勇高会耐心地引导顾客:“头稍微往左边偏一点,对,笑一笑,对咯,就这样。”然后,伴随着一声“咔嚓”的快门声,那瞬间的模样便定格在了胶片之上,成为可以留存多年的纪念。

海鸥照相馆曾辉煌无比。每逢毕业季,昭通地区师范学校、昭阳区第四小学、昭阳区第一小学的学子们便会成群结队地来到这里。他们身着整洁的校服,或是精心挑选的服饰,带着既羞涩又兴奋的笑容,端坐在镜头前,渴望定格青春年华中最美好的瞬间。他们将冲洗出的照片互相赠送,既作为友情的见证,也留下青春的珍贵印记。

每逢过年过节,照相馆的生意总是异常火爆,不少家庭纷纷前来拍摄全家福、纪念照,照相馆里常常人满为患,热闹非凡。沈勇高一家经常需要加班加点,忙碌到凌晨。那个时代的拍照方式相对单一,无论是拍照的姿势还是照片的背景,大都千篇一律,缺乏个性和创意。尽管如此,照相馆的生意依然火爆,儿媳赵庆勇回忆道:“那个时候,冲印照片的速度简直就像印钞票一样快,生意好得不得了。”

数码时代如同汹涌的浪潮席卷而来,传统照相馆面临着巨大的冲击,但海鸥照相馆并没有被时代淘汰,它与时俱进,购置了先进的数码摄影设备,还配备了专业的图像处理软件,让照片的效果可以更加完美。

2017年,海鸥照相馆的创始人沈勇高因病去世。儿子沈雁翎接管了照相馆,这家拥有45年历史的照相馆,在历经繁华与落寞之后,留存下了光影流转间的动人故事。海鸥照相馆用一张张照片记录下了时代车轮滚滚而过的印记,也见证了人们生活水平的飞跃。虽然盛况不再,但它沉淀了昭通人关于一个时代的记忆。两代人用相机定格了无数人美丽的笑容和青春的记忆。即便现在生意大不如前,但他们依然坚持着,这已经成为他们生命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岁月悠悠,德育街依然静静地守在那里,曾经承载着无数学子梦想的学校,如今正一步步被拆解,化作历史的尘埃。然而,这片土地并未因此沉寂,反而焕发出勃勃生机,不断有新的面孔带着希望出现。沐古乐器工作室的王明娥正在教授孩子用葫芦丝吹奏《小河淌水》,动听的音符流淌在德育街的每一个角落,为这条老街增添了几分诗意与灵动。居住在德育街15号的洪顺才,正满怀期待地望着改造中的古城,他心中暗自盘算,希望这次改造能为他的门面带来新的商机,让租金能够有所上涨,为晚年生活增添一份经济保障。海鸥照相馆依然时不时地亮起闪光灯,为来来往往的人们记录下生活中的点滴美好。

这条街,就像一本翻开的书,每一页都写满了故事,这些关于成长、关于温暖、关于那些永不褪色的旧时光的故事,让人走进它,便忍不住沉醉其中,去细细品味那独属于德育街的韵味和深情。

记者 莫 娟 杨 明 唐龙泉飞 谭光吉 毛利涛 文\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