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统一连续出版物号:CN53-0003 昭通日报社出版权威传播公信新闻 深情反映大众心声






2025年01月08日

对昭通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发展的思考

昭通是云南文化的三大发祥地之一,又是南丝绸之路的必经要道,多元文化在这里交融汇合,孕育了丰富多彩、具有地方特色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伴随人类社会的发展进步,互联网、数字技术带来的文化交流与传播,当代社会与文化呈现同质化趋势导致人类生活碎片化与扁平化。在此背景下,人类对传统文化的怀旧意识越来越强烈,并且对文化多样性的价值越来越重视。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指出“中国式现代化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面对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精神文明的发展不可或缺。非物质文化遗产既是文化多样性的体现,也是精神文明建设的组成部分,更是文化自信的重要源泉。

一、昭通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发展的现状

从非遗项目数量看,昭通市形成了国家、省、市、县非遗四级名录体系,截至2024年7月,全市非遗代表性项目名录共有809项。其中,国家级3项,省级52项,市级192项,县级562项。全市经各级人民政府公布命名的非遗保护项目代表性传承人1039人,其中国家级1人、省级49人、市级223人、县级766人。从保护工作机制看,昭通市贯彻落实“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传承发展”的非遗工作方针。深入学习领会《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云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条例》精神,印发《昭通市文化和旅游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23—2025年)》,并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纳入本级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从保护方式与措施看,昭通市通过高清摄影、录像、拍照等技术手段,对现存濒危非物质文化遗产技艺、传承人、活动场景,进行全面、系统、真实地记录,形成数字化档案,对昭通唱书、端公戏(傩戏)、昭通洞经音乐等进行抢救性保护记录;举办全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群专题培训班,通过系统学习提高非遗传承人的思想素质和传习能力;通过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展演,加大非遗保护宣传力度,增强全社会保护传承意识。

二、昭通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发展面临的问题

(一)生存土壤消亡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在特定的生产生活环境中形成的,但随着工业化、城镇化的快速发展,这些特定的环境正在不断发生改变,导致非遗的生存土壤逐渐缩小甚至消亡。昭通市部分非物质文化遗产,如昭通洞经音乐、昭通唱书等,因非遗土壤消亡,缺少受众、缺乏市场,一定程度上已不能适应现代社会发展,现已处于失传边缘。

(二)传承力量薄弱

据相关部门统计,昭通市55项国家级、省级项目中,国家级传承人1人(已去世),省级36人(不包含去世传承人),市级62人(不包含去世传承人),县级234人(不包含去世传承人)。其中,有4个项目无非遗传承人,分别为:苗族花山节(民俗),湾子苗族传统文化保护区、拖姑村回族传统文化保护区(民族传统文化生态保护区),由于类别的特殊性没有非遗传承人;牛干巴制作技艺(传统技艺),由于传承范围广、人数多没有申报非遗传承人。从昭通市省级及以上非遗项目的四级传承人数量占比看,传承人数量在5人及以下的项目数量最多,高达31项,占比64.58%,其中仅有1位传承人的项目就有9项;传承人数量在21人及以上的项目仅有四项,占比8.33%。

(三)保护意识不强

昭通市的非遗保护依然停留在单打独斗的阶段,综合性保护、系统性保护观念亟待提高。一是重申报、轻保护的现象普遍存在。项目申报成功后似乎就被束之高阁,保护形式单一,对濒危项目的保护传承没有太多的有效措施。二是缺乏保护机构及人员。全市11个县(市、区)均没有成立法人独立的专有机构,无固定编制的专职人员,部分县甚至连固定的兼职工作人员都无法保障,基层非遗工作仍处于深度人力紧缺、日常空档、保护空白、成效低下的局面。三是市、县财政投入力度严重不足,部分省级非遗传承人传习补助发放落实不到位,非遗传承人传承主动性、积极性降低,开展宣传、展演活动经费不足等,均制约着非遗保护工作的持续健康发展。

(四)资源开发不够

昭通市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开发和创新处于浅层次阶段。首先,从文化内涵探索上看,对于非遗文化内涵的开发挖掘不足,没有进行深度的理论探索和历史挖掘,更没有深层次探究其背后蕴含的人文精神和时代内涵。其次,从旅游开发上看,昭通市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产品单一,文旅融合项目少,文旅开发缺乏深度和广度。再次,从商业利用上看,商业化产品开发滞后。昭通现已开发商业产品的非遗集中在传统技艺类别,但产品种类少,有品牌效应的产品依旧是昭通老字号的品牌和地区土特产,如月中桂绿豆糕、万和昭通酱、张蝴绵蚕丝被、巧家小碗红糖等。然而除了对这些老字号产品的“守陈”,我们更应该考虑的是“推新”,要加大对其他非遗项目的商业化利用,从而推动昭通市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多元化发展。

三、昭通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发展的路径探索

(一)促进非遗多元主体协作参与

形成政府主导、社会参与的非遗保护体系。一是加强宣传引导,让非遗保护理念深入人心。通过相关部门多渠道、多平台宣传非遗,广泛开展活动,增强群众对非遗的了解。二是保障非遗传承人权益,提高非遗传承人的社会地位。根据实际情况出台非遗保护条例,细化对传承人权益的保护措施;按时到位政府补贴、项目资助等经费支持;通过媒体宣传、举办展览等方式,提高社会对非遗和非遗传承人的认知度和尊重,对优秀传承人进行表彰和奖励,提升其社会地位和影响力。三是强化人才培育,培养非遗保护传承的后备人才。首先是培育非遗传承人,通过定期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研修培训计划”,让非遗传承人增长见识、增强学习本领;其次是培养非遗保护工作者,特别是基层工作者。开办非遗保护培训班,针对非遗项目特点进行专业知识和技能的传授,为非遗保护工作者提供调研考察的机会,让非遗保护工作者学习先进的工作经验与方法。四是营造良好的营商环境,让非遗产业落地生根。文化产业的发展需要长久的积淀和市场积累,同时政策扶持也必不可少。制定有利于非遗产业保护和发展的政策,如税收减免、资金支持、土地使用权优惠等;为非遗企业提供“一站式”服务,帮助企业解决在市场准入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加强对非遗产品的知识产权保护,打击侵权行为,保障非遗企业的合法权益;与金融机构合作,提供有针对性的金融产品与服务,解决非遗企业融资难的问题。

(二)探索非遗多路径融入产业链

充分发挥非遗是“活”态文化的特点,从原料供应、生产制造、产品设计、市场营销等多方面融入非遗元素,打造兼具美观性与实用性的非遗商品。找准供需方痛点,推动非遗综合性产业化发展。从供给方看,非遗融入产业后,只有生产出产品,增加商业附加价值,融合的商品才有市场。从需求方看,非遗商品要有美观性、实用性以及价格合理性。供需协同,把好非遗产品关,激发非遗消费市场活力,构建“研发—设计—制造—营销”的整体优化路径,让非遗突破文化空间限制,助力非遗商品走出当地,遍地开花。立足昭通竹产业的资源优势,把非遗项目竹编融入竹产业的产业链,提升竹艺产品的附加值。

(三)寻求非遗与新兴市场的结合点

在线上平台能突破时空限制,有广阔市场的背景下,线上线下相结合的体验式销售模式有望成为非遗与新兴市场的突破口。电商平台网络直播已经成为连接用户与生产商的直接链条。淘宝、京东、快手、抖音、小红书等线上平台,既是电商平台,也是短视频、直播的传播平台。想要抓住流量风口,推动产业发展,需要多方协作。一是助力商家发展,进入新兴赛道。对有潜力的非遗商家进行短视频拍摄、电商直播等系统培训,学习平台规则,掌握不同平台对应群体消费需求,精准推动非遗产品进驻电商平台。二是精选直播内容,提升直播质量。非遗直播中,不能单纯地卖货,可精选具有代表性的技艺步骤,对传统技艺进行讲解与演示,让观众更加了解非遗;不断提升直播画质、音质等技术指标,提升直播内容质量,在众多直播中蹚出一条非遗宣传保护的新路径。三是满足消费者需求,提供多样化的商品。直播互动过程,也是搜集消费者需求的过程,通过个性化推荐、定制化服务等手段提升消费者购物体验。

(四)培育非遗生态促进良性循环

展示非遗风采,讲述非遗故事。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以人为核心、以生活为载体的活态传承实践。新时代的非遗传播,越来越重视背后的人文故事和强烈的视觉冲击,不少短视频通过讲述非遗故事获得巨大流量。如今的自媒体表达,不同于过去集体化的表达方式,而是带入了个人眼光、个体情感,更有人性和温度,也更贴近于人们的生活。昭通非遗的宣传,也需学习这种叙事体系,深入挖掘非遗的文化内涵,拍摄有故事、质量佳、吸引人的优质宣传视频投放网络,提升昭通旅游吸引力,推动非遗与旅游在更广范围、更深层次、更高水平上实现融合。

非遗走进校园,文化润物无声。非遗进校园是确保非遗文化生生不息的重要抓手。制度层面打通、完善、规范、引导非遗进校园的路径,严把“入校关”。依托课后延时辅导、课后兴趣班,推动非遗进课堂,丰富学生的校园生活,让非遗特色课程成为学生深入了解昭通非遗文化、激发非遗兴趣的起点。如昭通清拳已走进多所小学,既让学生强身健体,也达到了非遗“见生活”的目的。

助力乡村振兴,非遗大有可为。在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背景下,非物质文化遗产在乡村振兴中扮演着重要角色。积极推动非遗融入和服务乡村振兴,将非遗产业培育融入乡村振兴的总体规划,发挥非遗独特文化资源的重要作用,让非遗与乡村旅游深度融合。打造乡村旅游非遗景点,凸显当地特色;鼓励建设非遗工坊,塑造非遗品牌;用好电商平台,让非遗成为带动农民增收、拓宽农村就业渠道的增长点。

中共昭通市委党校 黄龄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