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统一连续出版物号:CN53-0003 昭通日报社出版权威传播公信新闻 深情反映大众心声






2025年01月05日

北正街,向北射线上的时光印记

街道是城市的一个记忆符号,它就像五线谱上的音符,是律动的,也是静态的。时光会在人们的记忆深处慢慢地发酵,然后印刻在几代人的记忆中。北正街,是昭通建城之初就存在的一条街道,与云兴街、毛货街、挑水巷等街巷一样,深深地镌刻在昭通人的记忆深处。

北正街,起于辕门口并一直向北,仿佛是从昭通古城中心辕门口向北延展的一条射线,止于昭通古城北城门趣马门,全长一公里左右,是昭通古城中为数不多的比较笔直的一条街道。这条街道折射出了昭通城区的变化,脚下的青石板路,仿佛在诉说着独属于北正街的故事。

(一)

北正街与建国街平行,与陡街、公园路(半边街)、挑水巷、建设北街、北顺城街等街巷相交,四通八达的交通网络注定了它的不平凡。站在建国街口,只见巍峨的八角亭矗立在古城的北边。始建于清道光十三年(公元1892年)的八角亭同迟家大院、广东会馆形成了该片区最具历史韵味的古建筑群落,在城市改造中正慢慢地唤醒沉睡的古城文化。

说到北正街,就不能不提迟家大院。从辕门口往北走200米左右,有一道大铁门,门旁挂着一块烙印着时光痕迹的木牌子,因被一块铁板遮挡,无法看清全貌,只能依稀看出“批发部”3个字。透过一堵刚被拆除的门墙,隐约可见这栋老建筑的飞檐翘角。这栋古建筑就是昭通城闻名的迟家大院,也是此次旧城改造中被列为优先抢救性修缮的建筑物之一。

迟家大院位于挑水巷和广东会馆之间,是一个坐东向西的院落,前门位于挑水巷中段。据当地市民介绍,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曾在此开办地毯厂和毛纺厂,目前挂于北正街的这块陈旧木牌匾就是毛纺厂批发部的牌子。所以,有人推测这里就是迟家大院位于北正街的大门。也有人说,这道门有可能是地毯厂和毛纺厂在此办厂时才改的。虽然这两种说法至今无法得到准确的印证,但迟家大院位于昭通古城的中心地带是一个不争的事实。

从位于挑水巷的迟家大院大门进入院内,就会发现整个院子东低西高,依地势而建。从陡街到公园路布设的街巷可以看出,这些街巷是自东向西不断抬升的缓坡。在那个机械化程度极低的年代,所有建筑都只能因势而建,因而形成一进比一进高的建筑格局,其中暗含步步高升之意。在建设迟家大院过程中,设计者和工匠因地制宜、别出心裁,从而形成了客厅、办公、家祠、商用、住宿等功能齐备的建筑群落。在主体建筑之外还设计了月门、花园、假山等,亭台楼阁,错落有致。

迟家大院的建筑,四处都展示出当时房主的经济实力与社会影响力,就连瓦当上都刻着4个篆字,经书法家认真辨认后为“从吾造居”。据相关史料记载,迟家大院的主人叫迟兴周,是晚清至民国年间昭通的头号富商。迟兴周又名迟从吾,自幼习武,年长时参加过李耀庭在鲁甸建立的松柏营,因此又自称迟从武。因此,“从吾造居”这几个字就不难理解了,这些瓦当应该是迟兴周专为建造自己的居所而烧制的。

资料显示,迟家大院东院及商铺还兼具旅馆功能,护国军、护法军、滇军、解放军等曾在迟家的房子里住过,东门院子甚至成为中共地下党会泽支部的秘密联络处。迟兴周除购买挑水巷原专城所总署修建迟家大院外,还积极资助地方的教育事业和地方水利建设:民国初年,改建昭通女子中学;民国十三年(1924年),捐白银2000两修建了德育女子小学(今德育街昭阳区第四小学内);1914年,捐白银1000两兴修水利;1921年,被举荐参与管理地方水利事业,继续为地方建设发展作贡献。

修缮和恢复后的迟家大院正成为北正街文化街区的一个亮点,迟兴周的故事也将被更多世人所熟知。

(二)

城市是包容的,街道也是包容的。在北正街上,有很多店铺经营了数十年,一直没有改行或更换店名。经年累月,这些店主爱上了这条街道,成了这条街道的一分子。年复一年,来自全国各地的商家聚集于此,为这条街道注入了生机与活力。

北正街曾经叫炭市街。昭通盛产褐煤,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后,群众都以煤取暖,昭通城周边的群众便将采挖的褐煤运送到北正街上售卖,所以这条街被人们称为“炭市街”。如今,走在北正街上,改造后的青石板路面与街道两旁古色古香的建筑物相得益彰,街道上的门店大都售卖衣服、鞋帽,偶有一两家小吃店夹杂其间,民生音符在这里流淌,故称之为“衣帽一条街”也不为过。

在北正街,说起“大杜师西服”和“小杜师西服”,无人不知,无人不晓。大杜师和小杜师的出生地虽然不是昭通,但他们却与昭通结缘40年,他们早已融入北正街这条繁华的街道,成为这条街道的一员。

走进“小杜师西服”,这个不足30平方米的店铺内,墙壁四周挂满了各类颜色的布料,就像店主杜国辉的人生一样多姿多彩。我们一走进店铺,杜国辉就满面笑容地迎了上来。都说“家宽出少年”,出生于1969年的他,给人的感觉只有40多岁,也许“不为一件事困惑,不为一句话忧虑”的人生信条造就了他的豁达和开朗,也让他赢得了顾客的信任和青睐。

杜国辉出生于重庆市铜梁区,15岁起就在外打拼,先后在贵州六盘水、云南楚雄等地做过西服加工。1985年,他与哥哥杜国正来到昭通,一眼相中北正街这条人气聚集的街道,便在这条街上租了一间门面,做起了服装加工。慢慢地,“大杜师西服”“小杜师西服”就在北正街上成了为数不多的老店,尽管店铺后来换了地方,但店名一直没有改变。

“顺时代而行,经典就是流行。西装与中山装是从20世纪到现在都很流行的经典款式,也是我一直探索并不断改进的款式之一。现在,学校、机关单位、酒店都将西服当作工作装,为我们服装加工行业提供了稳定的市场。”杜国辉说,不到陡街和辕门口走一圈,就不能说到过昭通城,因而与陡街相交、与辕门口相邻的北正街就成了商家的首选之地。从昭阳区北闸街道来的群众,都得从趣马门入城,每年春节前后,整条街道人来人往,被挤得水泄不通。尽管北正街的人气因城市扩容而有所分流,但北正街地处昭通古城,现在地方党委、政府正加强文物保护与开发,这一系列工作必将带动人气向古城核心区聚集,相信未来的北正街定会迎来更多发展机遇。

杜国辉在北正街一待就是40年,从毛头小伙熬成了年过半百的老同志,见证了这条街道的变迁。他说,刚到北正街时,街道两旁的房屋是用混合土制作的砖坯砌成的,屋面全是青瓦,靠街面的窗户和房门都是统一风格的木制门窗。后来,地方党委、政府按照修旧如旧的方式对昭通古城进行改造,水泥路面被换成了青石板,房屋也被改建成了砖混结构的抗震房,木门窗被换成了铝合金门窗,但保留了当初古色古香的整体风格。杜国辉喜欢昭通的环境与气候条件,便用多年的积蓄买下了北正街上的一栋三层半小楼,并将户口迁到了昭通,成为了昭通人。他们用岁月为别人剪裁潇洒,同时将岁月融入了这条被人们所熟知的街道,这条街道也慢慢地成为一代人甚至几代人的记忆。

(三)

从辕门口一路向北便来到了趣马门。一路上,我们用心地感受着北正街独有的气息,熙熙攘攘的人流、穿梭往来的车辆为这条街道注入了活力。除外来商人外,当地居民也在平淡的生活中与北正街融为一体,不知不觉间,岁月的齿轮也慢慢地被磨平了。

北正街59号附4号是一个必须穿过约1米宽、5米深的巷口才能进入的小院。小院的地面与街面至少相隔50厘米,因而要进入小院得下一道小坡才行。小院内住着两户人家。一间楼房已经被改造成了现代建筑,房主代顺贵一家在这里平静地生活着。另一间仍然保留着旧时的模样,残破不堪,腐朽的木材、破落的墙体,从中可以感受到岁月的流逝。

今年60岁的代顺贵正围着火炉与一位朋友谈天,他手中的烟筒不时飘出一缕缕烟雾,随后又见一缕烟雾慢慢地从他的嘴角飘出来,然后缓缓飘过头顶,弥漫在不大的空间里。从昭通某煤矿企业退休的他,从苦难中走过,见证了社会的变迁,偏居一隅,和家人过着平凡而幸福的生活。

从代顺贵的爷爷算起,他们一家至少有三代人在此居住过。据代顺贵回忆,在他七八岁时,北正街还是土路,没有现在这么干净整洁,街道两旁的房屋大多是土木结构的青瓦房。最让人高兴的事,莫过于逢年过节看耍龙灯、踩高跷和打腰鼓。那时,虽然物资匮乏,但也不乏快乐的时光。代顺贵还说,小时候最幸福的事就是跟大人到辕门口听广播,尽管不知道里面讲些什么,但那是一段无忧无虑的时光,让人难以忘怀。

在代顺贵家斜对面就是曾经的豆腐厂和加工厂。那时,群众都将小麦、稻谷送到这里加工,然后将加工好的面粉或面条、大米背回家慢慢食用。后来,随着社会的发展和家用电器的普及,豆腐厂和加工厂相继关闭。20世纪80年代兴建的水厂至今仍在运营,在昭通古城供水系统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20世纪末期,北正街上大多是小吃店,售卖凉粉、粑粑之类的小吃,逢年过节也会卖一些春联、年画之类的小商品。

说起街道的变化,代顺贵的表情可谓喜忧参半。他说,在他记忆中,这条街道经历过1次柏油路面、2次石板路面改造。抬升的路面比他家的小院高出许多,所以一家人进出都要经过50厘米左右的坡道才能转入小巷。代顺贵感慨地说,城市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人们的生活条件越来越好,店铺的经营范围越来越多元。小时候,不懂事的代顺贵将外公张天民在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中获得的勋章当作玩具玩,以至于现在一枚也找不到了。他说起这件事时,连连叹息,遗憾之情溢于言表。其实,人生没有完美可言,生活中处处留有遗憾,这才是真实的生活。

记者 毛利涛 杨 明 唐龙泉飞 谭光吉 莫 娟 文\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