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冬岁末的金沙江边,魁梧的山体袒露着坚挺的胸膛,没有多余的树木遮体,汁甜叶翠的甘蔗林像箭一样插进山体的每一寸肌肤,捍卫着数百年来与之厮守的沃土,重复着一段段向上生长又毅然倒下后苦尽甘来的似水流年。
站在山上眺望,一部分甘蔗林直挺挺地站在风中抖动着衣带,执意要掀起一层绿浪;一部分甘蔗林已被割断最后的体面,等待来年春天接续重生。无论它们以何种姿势出现在世人眼前,终究都会经历被压榨、澄清、加热、蒸发的过程,最后化身为小碗红糖,去诱惑这人间。
巧家于清朝乾隆年间引进甘蔗,至今已有200多年的种植历史,土制“碗碗糖”历史上曾是皇室贡品。巧家金沙江沿岸属于干热河谷地区,阳光充足,甘蔗种植区域内均为沙壤土,在全国甘蔗种植范围内,其土质和气候最为独特,使得这里的甘蔗有极高的含糖量,加之土法熬制的手工技艺,使得小碗红糖保留了甘蔗的营养,香气浓郁、味道甘醇。
白鹤滩街道是巧家小碗红糖的主产区,其中鱼坝村是主产区中的核心区,全村经济作物以甘蔗为主、蚕桑为辅。鱼坝村距离县城22公里,西面是金沙江,最高海拔1444米,最低海拔825米,年平均气温23.5℃。此处水源充沛,种植的甘蔗被海拔4042米的大药山流淌下来的山泉水自然浇灌,每一吨甘蔗的榨糖量要比其他地方多出20斤。
如果说巧家的“甜”,是得益于大自然的馈赠,那么巧家的“巧”,则来自聪慧的巧家人民对生活独有的探索和创造,抓水冰糖这一生活场景,便是巧举之一。
走进鱼坝村,连空气都是甜的。记得有一次,白鹤滩街道在鱼坝村搞驻村团建活动,街道15个村(社区)分别派了代表参加,鱼坝村党总支书记陈和贵带着大伙儿参观了糖坊。
在陈和贵的指引下,我们朝着回乡创业青年支荣有家走去。不远处传来榨汁机隆隆作响的声音,空气的甜度越发浓郁了。清香的甜味扑鼻而来,甘蔗屑像雪花一样在空中飞舞。一根根甘蔗缓缓被吞进榨汁机,汁水流进特制的水池通过管道传送进作坊,被榨干的甘蔗渣随之被吐出。到达糖坊需踩过厚厚的甘蔗渣,我有些不敢下脚,害怕踩脏了它们。小心翼翼地踩下去,厚厚的甘蔗渣松软Q弹,清香的甜味能从脚底蹿到头顶,整个人被包裹在清甜的空气里,人世间的美好瞬间袭来,来不及躲闪就已深深地陷进去了。
回乡创业青年支荣有修建的是一个传统糖坊,熬糖用的火口外置在墙体上,柴火烧得极旺,足以让5口大锅里的糖汁任意翻江倒海,两三个观察火候的老师傅正用大勺不断搅拌着糖汁,糖汁不能太稀,否则糖太嫩,色泽不鲜,糖不甜;熬制时间也不能太长,否则糖的颜色暗黑,香味不够。
“可以抓糖了!动作要快,姿势要帅哦!”其中一个师傅大声喊道。抓水冰糖,是勤劳、智慧的巧家人民在长期的榨糖劳作中创造出来的一种吃糖法,先将手心手背在冷水里打湿,然后迅速伸进沸腾的糖锅里捞起一把糖汁,紧接着连手带糖迅速放回冷水里,一坨又糯又软、又香又甜的水冰糖便凝结而成。
抓水冰糖是需要勇气的,沸腾的糖汁温度可达125℃。“看我的!”“我也来抓一个!”“谁怕谁!”围观的男同事们撸起袖子跃跃欲试,对着沸腾的糖锅宣战。只见他们一个个上一秒气势挺拔、无所畏惧,下一秒却弯腰蜷缩、怛然失色,接二连三地发出手被烫到后“哦哦哦”“呀呀呀”的声音,还有人临阵脱逃。
人群里传来一个温柔的女声:“我来试试。”巧家县红十字会在白鹤滩街道龙湾社区驻村的女同志谢治群慢悠悠地说道。在一群被吓破了胆的男同事面前,她不动声色地完成了抓糖动作,获得了阵阵掌声和欢呼声。
在充满欢声笑语、热气腾腾的糖坊里,我仿佛看到了绵延久远的百年榨糖时光,那是一段让我肃然起敬又心驰神往的时光。它告诉我,不论是经历过赤贫如洗、艰难困苦的岁月,还是享受着五福临门、喜乐祥和的当下,人们都不曾放下过“苦中作甜、甜不忘苦”的执念,因为在追逐幸福生活的道路上,勇敢地抓在手心里的,一定是甜的。
马 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