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语文教学领域中有三怕之说:一怕文言文,二怕写作文,三怕鲁迅。鲁迅先生的文章难读难懂更难教。为了能上好《致敬鲁迅》这一单元,我重读鲁迅先生的文章,再次被鲁迅先生的好老师形象所折服。
阅读告一段落后,鲁迅先生的好老师形象在我心中生了根。细细分析之后,我觉得作为老师不管是提升自己,还是引导学生,一定要处理好以下几种关系。
生活与学习
鲁迅先生从小就好学,并且表现出强大的学习能力,这与他从小受到的教育影响是分不开的。他的祖母会讲故事,那些古老的传说经过她的叙述,就变得非常生动;他的母亲读过私塾,爱看小说,爱听戏;他的保姆长妈妈虽然不识字,但是会讲各种各样的故事。故事是带着温度和气息的,是有生命力的。在故事中成长,在故事里接受熏陶,从故事中汲取智慧,这才是一个孩子成长中该有的样子。
鲁迅先生小时候的生活是多姿多彩的,他家后院的百草园便是他的乐园。树叶里长吟的鸣蝉,伏在菜花上肥胖的黄蜂,泥墙里低唱的油蛉,藏在断砖里的蜈蚣,后窍会喷烟雾的斑蝥让他的童年丰富多彩。那与木莲藤缠绕在一起的何首乌藤,引领着他在玩耍的过程中一直探奇探险,难怪他会向严肃的寿镜吾老先生问出“先生,‘怪哉’这虫,是怎么一回事”这样的问题。在三味书屋读书,可以去书屋的后院玩耍,可以爬上花坛摘蜡梅花,可以在桂花树上寻蝉蜕,可以捉苍蝇喂蚂蚁……
在故事中成长,成长环境接地气,鲁迅先生的童年生活充满乐趣。今天的老师要了解孩子好玩的天性,要引导学生走进阅读空间,回归自然,认识自然,在自然实践中学习,在实际生活中触摸生命的美好,探索生命的意义和存在的价值。
规矩与信仰
鲁迅先生从小接受的教育是正能量的。长妈妈不仅会给小鲁迅讲故事,还会给鲁迅讲很多道理:饭粒掉到地上,要捡起来吃掉;扫帚倒了要伸手扶起来;起床后要整理床铺;房间要保持干净;要学会缝缝补补;节俭的家风万万不能丢……三味书屋里老先生的那条戒尺虽然不常用,但那是明摆着的“规矩”,是有威慑力的;鲁迅制作了一款书签,上面写着读书三到:心到、眼到、口到,这是他在给自己立规矩。
鲁迅在仙台学习时条件艰苦,但他依然能考高分,他坚信努力就能成功,就能治病救人救国。他努力成为一名救死扶伤的医生,但后来决定弃医从文,他骨子里爱家爱国爱一切生灵的情感爆发了。他从小养成的规矩——善良、纯洁、正直、正义,与他继承的中华优秀文化传统的精髓——爱国产生了碰撞,而后变成了心中坚定的信仰——愿意为中华民族的复兴贡献力量。
现在的教育强调不要输在起跑线上,那真正的起跑线是什么呢?我觉得不是奥数,也不是那些花里胡哨的校外培训,而是自小就该立下的规矩。
博学与仁爱
鲁迅先生一生都在勤奋学习。在日本留学期间,他对西方医学有着浓厚的兴趣,各科成绩都很好。他对地质学、生物学也有着浓厚的兴趣,一直文理兼修。弃医从文后,他赴会馆、跑书店、听演讲。他精通日语之后,又学习俄语、德语,并如饥似渴地阅读俄国、德国的文学和哲学经典。本就是学霸的鲁迅先生,学习起来还是那么拼命。
更让人敬佩的是,博学多才的鲁迅深入学习中国的传统文化,瞄准中西方文化的落差,用自己的笔警醒每一个中国人。他渴望中国青年觉醒,像呵护即将出土的胚芽那样去呵护每一个有良知的中国青年。
“俯首甘为孺子牛”,鲁迅的日常生活是平民化的。他事必躬亲,寄给朋友的书都包得整整齐齐,棱角分明,像刀切过一样。青年人给他的稿件,几万字的、几十万字的,他一个字一个字地看。有的字迹太潦草,使他生气,他生完气后又埋头细看。多年来,他从来不说累,写给各地青年的信,多达3500封。
鲁迅先生博学、仁爱、接地气。他用作品以及实际行动告诉我们,教育的主题就是丰富多彩的生活。如果生活是宽广的,教育就不是狭隘的。如果生活是复杂多变的,教育就不是单纯和一成不变的。教育家陶行知说过:“生活即教育,最好的教育就是从生活中学习。”
我觉得,想要做一名好老师,得跟鲁迅先生好好学学。
(作者系昭通市威信县扎西镇大屋基小学教师)
王开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