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该案定性不准,违反廉洁纪律的行为应当定性为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
“此行为不宜引用《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处分暂行规定》,宜引用《事业单位人事管理条例》……”
日前,昭通市纪委监委案件审理室对昭阳区、鲁甸县、巧家县开展了今年第三季度片区案件质量评查,在评查情况通报及复盘会上对评查中发现的问题进行了一一指出。
为全力提升全市纪检监察机关案件办理质量,持续构筑“铁案工程”,今年以来,昭通市纪委监委案件审理室采取“自查+评查”“交叉评查”等多种方式,分三个批次对全市11个县(市、区)完成了全覆盖案件质量评查,并在评查完毕后及时召开评查情况通报和复盘会议,对评查中发现的问题进行反馈和分析,同时加强业务指导,有效地推动了各县(市、区)案件办理质量、办案能力“双提升”,不断提高全市纪检监察工作质效。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为了高质高效地完成评查工作,市纪委监委于今年初根据相关规定、结合本市工作实际,科学制定了本年度《昭通市案件质量评查工作方案》,明确了5个大方面、19个小方向的评查标准和细则,抽取市、县两级专业人才组成评查小组,并在评查前做好工作培训,明确标准和要求,为评查工作的顺利完成做好充足的准备。在评查中,评查组坚持问题导向,严格按照评查标准,对各县(市、区)已办结案件进行全方位、深层次的评查,不放过任何一个细节,不遗漏任何一个问题,对评查中发现的问题逐一登记、逐一拍照、建立问题台账。
发现问题,更要解决问题。评查完毕,评查组采取“以案代训”的方式,组织召开复盘会议,抽取重点领域、疑难复杂、影响较大的典型案件,围绕具体事实是否清楚、证据是否确凿、条规适用是否正确、程序是否规范、执行是否到位、归档是否完整等方面,从案件存在的问题中“点”得失、“点”短板、“点”经验,当众“揭短亮丑”“戳痛处”,以“图片+文字描述”的形式直观、精准地指出办案中的问题所在,帮助查找问题根源,提出针对性的整改措施。
以评促改,深化运用评查结果,助推案件质量不断提升。评查结束后,评查组将评查结果以问题清单的形式及时反馈给各县(市、区),督促其针对存在问题举一反三、切实整改,对评查中发现的共性问题进行深入研究,制定完善相应的规章制度,如通过下发《关于进一步规范卷宗装订的工作提示》《案件审理流程及文书规范》等文件,加强对各县(市、区)办案人员的指导,进一步规范办案要求。
通过开展案件质量评查,有效促进了全市纪检监察机关案件办理提质增效,执纪执法规范化、法治化、正规化水平不断提高。“我市案件总体质量呈逐步提高的态势,每年评查发现的案件质量问题在逐步减少。”市纪委监委相关负责人介绍,2021年,全市评查发现案均问题11.6个;2022年9.8个;2023年9.3个;2024年8.7个。与此同时,今年以来,全市审理部门人均审结案件时间缩短约2.2天,提速约18.7%。
◆通讯员 庞 红 李清锋 铁 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