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刘建忠
深冬时节,寒意袭人。然而,昭通超越农业有限公司冷链物流园生产车间内却是一派火热景象:苹果分选线运转不停,保鲜气调库满负荷运行,叉车、小型货车、冷链物流车来回穿梭,数百名由“农”变“工”的群众在各自岗位上忙碌着……
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以下简称“产改”)对苹果产业高质量发展至关重要。近年来,昭阳区围绕全市产改“一县一特色”思路,通过专家领航、培训赋能、技术引领、技能竞赛等措施,不断推动传统果农向产业工人转变,为建设现代化农业全产业链注入新的活力,为助推昭阳苹果产业高质量发展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
专家领航
为苹果产业插上“科技翅膀”
每逢金秋时节,昭阳区的苹果园里总是一派繁忙景象,沉甸甸的苹果挂满枝头,果农们脸上洋溢着丰收的喜悦。而在这喜悦的背后,有一群专家在引领昭阳苹果产业的发展,一身汗、两脚泥是他们工作的常态,他们在田间地头“传经送宝”,为果农的好收成奔波。
“调节树势平衡,实现丰产、稳产、高效益、低消耗”是苹果种植专家赵家学追求的栽培目标。他带领科技人员为果农培训时告诉大家,水肥管理不当,特别是氮肥用量过多,不但会造成树势过旺枝条徒长,还会浪费买化肥的钱。赵家学的讲解让果农们听得津津有味。
田间地头“把脉问诊”,是昭阳区科技特派团团长、国家苹果产业技术体系昭通综合试验站站长马钧坚持的问题和需求“双导向”,他聚焦中国高原苹果产业发展中的痛点难点问题,牵头构建技术协同创新与推广服务体系,不断创新科技服务,助农增收。
“苹果病虫害防治以预防为主、综合防治为辅,要早发现、早治疗,要科学用药。”“乌蒙工匠”、昭通苹果产业首席专家鲁兴凯通俗易懂的讲授,直击果农“痛点”,让大家深思。
“果农知道病虫害绿色防控的重要性,但实施起来不那么容易。专家帮我们找出病症、开出‘处方’、配制‘良药’,很多问题就不是问题了。”洒渔镇巡龙村苹果种植大户邓兴碧感慨道。
筑巢引凤,聚贤纳士。近年来,昭阳区加大力度,引进国家苹果产业体系首席科学家马锋旺、云岭工匠李云国等20余名国内苹果产业高级科技人才及其团队,支持昭阳区开展品种选育、土壤改良、病虫害防治等技术研究与推广。中国工程院院士束怀瑞等苹果产业体系科技人才在昭阳区建立院士专家工作站,开展苹果抗重茬、果园有机质提升、桔小实蝇和黑星病绿色防控等关键技术研究攻关,推动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的广泛应用,这为昭阳区苹果产业发展插上了“科技翅膀”。2024年4月25日,昭通超越农业有限公司的“昭阳红”苹果作为航天员航空保供水果,伴随神舟十八号载人飞船飞上太空。
培训赋能
“行家里手”带来“裂变效应”
落头、提干、去大枝、疏密枝……每年寒潮来袭时,由昭阳区苹果产业发展中心组织开展的苹果园提质增效改造技术培训都准时拉开帷幕,每次都有上百名果农冒着严寒赶到果园听课。
果园怎么管理、病虫害如何防控、品质怎么提升……培训会上,专家们深入浅出的讲解,吸引了在场的苹果生产技术员、企业代表、种植大户凝神聆听,大家听得入神、记得仔细……
苹果产业不仅是昭阳区经济发展的支柱,更是无数果农增收致富的希望所在。然而,随着市场竞争的日益激烈和消费者对苹果品质要求的不断提高,传统种植模式已难以满足市场需求。为此,昭阳区积极组织各类技术培训,为广大果农赋能。据介绍,近年来,昭阳区在苹果种植乡镇、村组培训果农超3万人次。
王开表是布嘎村村民,以前他家的经济收入主要靠种植玉米和烤烟,年收入3万元左右。土地流转给昭通超越农业有限公司后,王开表成为一名新型职业农民。到公司入职后,王开表通过不断“充电”,逐渐成长为带领90余名务工人员的技术骨干、带班班长,工资从最初的每月2200元提高到4500元。在王开表的带动下,他的妻子同样熟练掌握了苹果的种植管理技术,每年能为家里增加3万元左右的收入,加上1.9万元的土地流转金,他家的家庭年收入增长了不少。在当地,像王开表这样实现华丽转变的农民还有很多。
围着果农转,做给果农看,带着果农干。近年来,昭阳区不断探索、深化产改,与农业院校合作,创建田间大学,以世界领先的矮砧密植苹果种植专家团队和集团研发团队为支撑,通过课堂理论学习和田间实践操作相结合,培养了更多掌握现代苹果种植技术的专业技术人员和职业农民,促进全区果农每年累计增收1000余万元。一场场培训的加持,让许多果农逐渐成长为果园管理的行家里手。
技能竞赛
由“农”到“工”的蝶变跃升
考场进果园,技能大比拼。2023年12月28日,昭通市第十届职工职业技能大赛苹果树整形修剪技能竞赛在鲁甸举行,来自全市的43名高手同台竞技。2024年9月24日,一场别开生面的苹果“果王”争霸赛暨新品种品鉴活动在昭阳区乌蒙水乡公园广场举行,来自昭阳区13个苹果主产乡镇(街道)的近400名选手展开激烈角逐。
“通过这样的比拼,我不仅学到了新技能,还结识了很多志同道合的伙伴。回去以后,我要把学到的知识分享给周边的村民,带领大家管理好果园,一起进步、共同致富。”一位获奖选手激动地说。
“果王”争霸赛、岗位大练兵、树形修剪技能竞赛……一项项劳动技能竞赛,不仅为果农切磋技艺、互相交流搭建了平台,也激发了广大果农的学习热情和创造活力,推动了苹果产业工人队伍的建设和发展。据介绍,从2024年7月开始,每天有1000余名工人忙碌在昭通超越农业有限公司的苹果种植基地和各类生产车间,单是在苹果分选车间就有200余人。昭通苹果产业辐射带动包装、运输、电商等下游产业实现产值8亿元,带动2.5万余人创业就业。如今,在昭阳,越来越多的果农已经逐渐适应了产业工人的角色转变,他们不仅掌握了先进的种植技术和管理经验,还具备了较强的团队协作能力和创新能力,成为推动昭阳区苹果产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力量,助推“昭阳红”真正成为有潜力、有前途的“朝阳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