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统一连续出版物号:CN53-0003 昭通日报社出版权威传播公信新闻 深情反映大众心声






2024年12月20日

鲁甸县:“朱提之源”乘风起 “千年银都”迎蝶变

鲁甸县处于古“南丝绸之路”要冲,素有“千年银都、朱提之源”之美誉,现今居住着汉、回、彝、苗、布依等14个民族近50万人。鲁甸县各族儿女秉承历史使命,感恩奋进,在共同建设幸福美好家园的征途上,谱写新时代民族团结进步事业发展的新篇章。

党建引领 共筑思想根基

2022年,鲁甸县创建成第四批云南省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县,桃源回族乡、龙头山清真寺被中共中央统战部表彰为“全国宗教界先进集体”;今年,云南理世实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李斌被表彰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模范个人”……这是鲁甸县持续推动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交出的一份成绩单。

鲁甸县成立由县委书记、县长任双组长的民族团结进步创建组,先后召开县委常委会、县政府常务会、专题会、推进会共37场次,研究推进民族宗教工作。将民族工作、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纳入《鲁甸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鲁甸县党建高质量发展五年行动计划(2021-2025)》,做到目标明确、责任压实、措施有力;制定《鲁甸县统一战线工作综合考评细则》,推动全县各单位、各行业、各领域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走深走实。同时,全面动员各级各部门力量协同发力,着力实现行业工作与民族团结进步“双促进”,切实构建“党委统一领导、政府依法管理、统战部门牵头协调、民族工作部门履职尽责、各部门通力合作、全社会共同参与”的民族工作格局。

秉持“重在平时、重在交心、重在行动、重在基层”理念,把党的民族政策作为民族团结进步宣传教育核心内容,开展“万名党员进党校”“石榴红”宣讲团宣讲、政策法规培训会、主题党日活动等,全县开展宣传宣讲1000余场次、专题理论培训65场次,覆盖干部群众20余万人次。

夯实基础 共谋经济发展

近年来,立足易地搬迁不仅要让群众“搬得出”“稳得住”,还要让群众“能致富”的发展理念,鲁甸县精准实施一大批产业、就业、基础设施等项目,大力推进花椒、核桃、樱桃、苹果、马铃薯、肉牛等特色产业组织化规模化集约化发展,成功申报全省“一县一业”特色县,建成江底镇石水井、桃源乡尤家湾等29个乡村振兴示范点;投资1.12亿元,建设文砚桃茨“五好两宜”和美乡村,各族群众生活环境、生产条件、生活质量大幅改善,各族群众出行难、看病难、就业难等问题得到有效解决。

互嵌共进 共固“交融之本”

厚植共同体理念,让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种子在孩子心中生根发芽。近年来,鲁甸县各级学校积极构建相互嵌入式教育教学环境,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纳入主题班会、“开学第一课”等课程;积极推动各族青少年双向交流,组织各族学生到东部地区参加各类交流活动;举办“学习二十大·党在我心中·做时代青年·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主题演讲比赛、戏曲文化进校园等活动,开展丰富多彩的“各族少年手拉手”主题班会与“小手拉大手,共建中华大家庭”少先队活动,在各族青少年心灵深处厚植中华文化基因和爱国主义情怀,让共同体理念深深融入各族青少年的血脉。

加强东西部协作,扎实做好“产、城、人”三篇文章。与上海普陀区、广东东莞市建立东西部对接协作和对口支援机制,推动东西部政府部门之间、市场主体之间、学校之间、学校与企业之间、医疗卫生行业之间进行对口对接,实现“双向流动”,支持各族群众联合创业、转移就业。

文旅深度融合,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将民族优秀文化遗产传承保护与打造红色旅游有机结合,建成江底镇箐脚村民族文化村史馆等一系列文化项目。组团参加省、市民族民间文艺汇演、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举办全民健身长卷绘画、亲子阅读、手工艺品展示等活动。通过苗族“花山节”、彝族“火把节”、回族“古尔邦节”等传统节日,结合民族团结进步宣传月和喜迎新春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等活动,向各族群众宣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良法善治 共享“幸福之果”

鲁甸县创新普法宣传教育模式,积极开展普法行动、法律援助、司法调解、法律监督,为各族群众解决实际困难,教育引导各族群众主动学法、自觉守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靠法。

推动构建共建共治共享的民族事务治理体系。精准掌握各族群众的困难、需求,以优质的服务增进各族群众的情感认同。依托13个乡镇(街道),结合民族团结进步创建进村寨、社区和党建工作“双推进”机制,促进政府治理和社会调节、居民自治良性互动,积极引导各族群众互嵌式居住生活,和睦相处,守望相助。

深入开展法治宣传教育。利用民族团结进步宣传月、宪法宣传周等时间节点,深入开展法治宣传教育,全力推进法治文化阵地建设,各族干部群众自觉守法、遇事找法、办事依法、解决问题靠法的意识显著增强,为深入开展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创建、进一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营造了良好氛围。

(本版图片由昭通市民族宗教事务局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