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讯员 朱朝艳 万晓艳
隆冬时节,走进盐津县柿子镇的三河村、新生村、水平村等村落,阡陌纵横的田野依旧满目翠绿,与蓝天白云交相辉映,构成了一幅幅美丽的田园画卷。近年来,柿子镇坚持不懈地治污水、添新绿、美环境,使得污水变成了清流,荒山变成了林海,乡村旧貌换新颜。
“不久的将来,这里一定会成为一个繁花似锦的生态乐园。”在水平村的蝴蝶谷,望着新栽下的3000株黄桃和蜂糖李树苗,村支书朱加乾满面笑容地说道。
水平村的蝴蝶谷,曾是一片撂荒地,如今已成为集乡村振兴示范村、美丽乡村建设、和美乡村建设、安置点提质改造、“千万工程”等于一体的乡村示范点。这里除了推广蜂糖李、黄桃等种植产业外,还打造了峡谷漂流、农耕文化研学基地等丰富的业态,以拓展旅游产业。
柿子镇还积极响应昭通市滇东北山地石漠化综合治理项目,在2024年度的退化林修复工作中,针对镇内石漠化的现状,运用了补植补播、人工促进天然更新和修枝等技术,对金沙江支流白水江畔的11633亩退化林进行了修复。
过去,柿子镇的许多村落常年污水横流。为解决这一长期困扰群众的难题,柿子镇根据地理环境特点和户数规模,结合实际采用了集中式处理、资源化处理及分散处理等模式,不仅让污水变成了清流,还实现了水资源的循环利用。
目前,全镇已完成三河村260户、水平村210户、新生村60户、柿子村60户的污水治理目标。同时,全镇积极推进污水治理厂建设,将三河村、水平村、新生村的农村污水治理纳入“千万工程”项目,将柿子村的农村污水治理纳入人居环境项目。
“绿水青山带笑颜,乡村田园美如画。”柿子镇在治污添绿方面紧锣密鼓地推进,村庄环境的提升也在加快步伐。目前,全镇已完成226座户厕和3座公厕的升级改造,建成1个污水治理厂;通过垃圾热解站的建设与运行,全年处理生活垃圾5000余吨。
和美乡村的美,不仅体现在人居环境上,也体现在富民产业上。柿子镇充分发挥乡村的独特资源优势,致力于绿色产业的培育以及基础设施的完善,推动村集体增收,形成了竹子种植、乌鸡养殖、深加工等多项产业发展,让生态环境由“一时美”向“长久美”转变,助推全镇人居环境整治水平全面提档升级,让美丽乡村既提升了“颜值”,又增强了“气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