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报全媒体记者 王廷尧 沈 迅
雍明虹 马 喆 刘宇丹 赵丽槐 王 琳
今年以来,昭通市高原特色农业喜讯频传,继昭通苹果成为空间站保供鲜食水果、中国竹业学术大会走进昭通之后,昭通天麻、盐津乌骨鸡又入选农业农村部2024年农业品牌精品培育计划。目前,昭通苹果、竹子、马铃薯种薯、天麻种植面积均列全省第一位。
70万吨水电铝项目稳定投产,全省第一块光伏玻璃在昭通生产下线,15万吨工业硅项目在盐津投产,电力装机规模达2455万千瓦、列全省第一位。1月至8月,全市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7.2%。
红色文旅持续升温,清凉乌蒙游客如潮,巧家房车营地火爆出圈,“在云南样样好、在昭通越来越好”的幸福走深走实。1月至9月,全市接待国内外游客4583.2万人次,实现旅游总花费474亿余元。
昭通市扎实做好“产、城、人”三篇文章,立足资源禀赋构建高原特色农业、绿色能源、绿色硅铝、磷基及新能源电池材料、现代服务业“5个千亿元级”产业集群,高质量发展不断取得新成效。去年,全市生产总值增长7.7%,增速全省第一;今年,全市五大产业产值有望突破3000亿元,比去年净增500亿元。
高原特色农业风生水起
10月下旬,一场产销对接会再次掀起昭通“昭阳红”苹果销售热潮,来自全国各地的170多家经销商云集昭通,签下5万吨苹果订单,协议销售额约5亿元。首发仪式上,满载200吨红苹果的16辆卡车从冷链物流园出发,驶往全国各地市场。
“昭通苹果复购率很高,去年我们公司累计销售400吨,今年的销量有望增加20%。”湖南客商刘贵武认为,昭通“昭阳红”苹果实现了从种苗、种植、分选到销售的规模化、标准化、品牌化发展,提升了苹果优果率和市场竞争力。作为昭通现代苹果产业的示范和标杆,“昭阳红”10万亩高标准矮砧密植苹果示范园拥有国际领先的M9-T337自根砧矮化密植技术,在智能滴灌系统和现代果园机械设备的加持下,实现节肥60%、节水70%、节地70%、亩产量提高30%。2024年,近百万亩昭通苹果预计实现产量130万吨、综合产值150亿元,带动52.7万人增收。
小土豆做成大产业。在云南理世集团噜咪啦鲜切薯片生产车间,经过清洗、切片、油炸、拌料,从土豆到薯片只需短短3分钟。“公司年产鲜切薯片1.5万吨、薯类膨化食品3000吨,年加工产值达2.9亿元,直接带动近千人就业,辐射带动农户3.7万人增收。”公司副总刘元省说。
昭通高原农业资源丰富,全市现有10万人种天麻、50万人种苹果、60万人种花椒、100万人在竹产业中受益,1.8万户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带动44.4万户脱贫群众增收。特别是以本地小黄牛为主要食材的昭通小肉串,在全国各地的门店有8000多家,年产值超过100亿元,带动上下游近7万人就业。
围绕打造千亿元级高原特色农业产业布局,昭通市出台多项政策措施,全力做强苹果、竹子和马铃薯,做大天麻和特色养殖,做优花椒,做特小众产品,实现高端化、品牌化、市场化发展。在2023年全市实现农业综合产值1200亿元的基础上,2024年六大高原特色农业综合产值有望再创新高。
下接第2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