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唐龙泉飞
“这次比赛更像是一面镜子,可以检验出自己的不足,也可以看到别人的长处,以便更好地提升自己,同时为今后的工作指明奋进方向。”来自昭通市水文局水文监测科的郭瀞鸿内心特别激动,此次昭通市首届水文勘测技能竞赛她准备充分、信心十足。
比赛之前,郭瀞鸿向大家介绍了无人机和无人船在水文勘测中的运用。在防洪、防险、防灾上,无人机和无人船有着不可比拟的优势。若洪水来势汹汹,水文工作者不能及时测得河流洪峰流量,这时无人机可以搭载测流模块代替人类无法到达的危险之处进行测流,收集一些抢险应急的数据,以便更好地预判洪涝灾害。同样,有些河流断面我们无法使用仪器测得流量,这时无人船便可依靠遥控技术到达,进行流量测验作业。无人机和无人船的使用大大地保障了水文工作人员的安全性,并能及时、高效地收集到数据信息,对防灾减灾工作有很大的促进作用。
无论是设备介绍,还是项目实操,郭瀞鸿在现场都表现得游刃有余。今年27岁的她,对水文事业充满激情,不管是在工作中还是赛场上,郭瀞鸿用智慧和毅力攻克一个又一个难关,充分展现了水文勘测工作者的专业素养和职业风采,是水文勘测的后起之秀。
对于水文技能人才和此次竞赛,郭瀞鸿有自己的见解。在自动化、智能化、数字化转型的今天, 新时代对技能人才提出了新的要求,广大水文工作者需要不断打磨自己,提升本领,攀登技能高峰,成为水文领域高质量发展的推动者。
“国家对我们水文工作者的技能素养要求越来越高,这就需要我们不断地操练,因为只有不断地提高自己,让奋斗精神、创新活力竞相迸发,才能跟得上国家对技能人才培养的步伐,才有可能成为水文专业技术领域的技师、高级技师。”此次技能大赛为水文专业技术人才提供展示绝技绝活、切磋技艺、开拓视野的平台,勤于钻研技术、练就过硬本领的郭瀞鸿,只为积极投身新时代水文工作的火热实践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