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统一连续出版物号:CN53-0003 昭通日报社出版权威传播公信新闻 深情反映大众心声






2024年11月24日

大关努力写好易地搬迁“后半篇文章”

为了让易地搬迁群众“搬得出、稳得住、逐步能致富”,近年来,大关县狠抓产业发展、招商引资和就业服务工作,通过稳就业做好易地搬迁后续扶持,提升搬迁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和归属感。

初冬时节,靖安镇7000余亩中药材迎来采收季,松杉村小金瓜村民小组党参种植基地里热闹非凡。靖安安置区惠民社区居民冯纯川夫妻俩与务工群众一道,早早就在田间地头开始了一天的劳作。他们动作整齐划一,不一会儿,一堆堆党参就铺满了整个山头,浓郁的党参味儿弥漫在空气中。

搬迁到靖安以来,冯纯川夫妻俩一直在田间地头做农活,无论是种植中药材,还是种植蔬菜,哪里需要播种、锄草、收割,他们就跟随大部队前往哪里。每人每天100元的收入,让他们觉得生活有了奔头。

“8串、9串、10串……”在靖安镇洒渔河畔的温室大棚内外,200余名易地搬迁群众正忙着穿制、搬运、清洗、晾晒党参,他们一边忙着活计,一边聊着家长里短,欢声笑语在大棚中回荡,企业负责人也在有条不紊地分派党参、记数。

“甘肃的几位采购商到了靖安安置区收购党参,我们积极协调服务,把温室大棚提供给他们,在这里分拣党参,方便群众就近就地务工。”大关县实施产业帮扶,在“销售端”发力,引入市场机制强链补链,支持相关企业定向开发一定岗位吸纳搬迁群众就业。“近年来,大关县委、县政府大力发展冷凉药材产业,目前全县2200亩党参已到了采收的季节,每天在企业务工的安置区群众就有200余人。我们积极动员安置区的搬迁劳动力到各种植基地就近就地务工。”大关县农业农村局负责人就宜工则工、宜农则农情况作了介绍。

靖安安置区是全国最大的跨县易地搬迁安置区,安置了来自昭阳、大关、永善、彝良、盐津、镇雄6个县(区)的搬迁群众,共计9256户40549人。在推动搬迁群众迈向致富之路的进程中,就业无疑成了最为关键的主要途径。大关县始终将稳就业、保就业工作置于重要位置,全力推进。

大关县紧扣“抓产业就是抓就业”核心,围绕“一村一品”战略布局,大力发展高原特色产业。今年,冷凉中药材、冷凉蔬菜、马铃薯、竹子等产业在靖安镇迎来大发展,各类作物种植总面积近5万亩。产业兴旺,百姓富裕。极大地缓解了就业难题,累计为8万人次提供就业岗位。

大关县高度重视搬迁安置区返乡人员就业问题,目前,已有429名返乡人员成功再就业,重新踏上奋斗之路。

目前,靖安安置区拥有搬迁劳动力23057人。其中,在省内外成功就业的人数多达21583人,另有1524人也在当地就业帮扶体系的支持下,积极探索适合自身的就业机会。

大关县以招商引资为重要抓手,全力促进就业。积极改善营商环境,为企业排忧解难,让云南霖云农业科技有限公司、云南葱语农业发展有限公司、云南君子兰服饰有限责任公司等众多企业在靖安镇蓬勃发展。今年,企业生产总值达12497.5万元,创造就业机会17259余人次,发放工资4041.5万元,既推动了当地经济增长,又为群众提供大量岗位,为靖安镇稳定与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

大关县通过一系列行之有效的举措,真正开启搬迁群众的致富之门,在全国最大跨县安置区书写着就业促增收、致富奔小康的生动篇章。

◆通讯员 陈绍金 何桂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