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统一连续出版物号:CN53-0003 昭通日报社出版权威传播公信新闻 深情反映大众心声






2024年11月20日

在昭通尤家湾 体验“有一种叫云南的生活”

◆记者 张广玉 文/图

11月7日,“红色扎西”话赓续 “印象昭通”看振兴——纪念“扎西会议”90周年主题采访活动第三小组在鲁甸县采访中,走进了桃源回族乡箐门村尤家湾乡村振兴先导工程示范区,领略了这个湖滨秀丽村庄的魅力,切实感受到了“有一种叫云南的生活”。

当日,细雨蒙蒙,数平方公里的湖面笼罩在雨雾中,远处的村舍若隐若现,近处的几间茅草屋则显得格外秀美、古朴。这里是尤家湾自然村新打造的一个景点,名为“在水一方”山庄,人们在这里可以听音乐、喝茶、喝咖啡、就餐。记者在了解“在水一方”山庄由破旧民房转变为网红地的历程后,山庄负责人现场演唱了他自己创作的歌曲《桃源》,记者一行不禁陶醉其中。

而另一处名为“竹源”的山庄更为火爆,餐饮部负责人说:“每到节假日,就餐和烧烤区的桌位早早就被订完了。”

据桃源乡相关负责人介绍,尤家湾有108户368人,距鲁甸县城5公里、距昭阳城区18公里,具有交通便利、产业基础雄厚、自然风光优美、人文环境优越、民俗文化浓郁的优势。近年来,尤家湾自然村通过学习“千万工程”经验,坚持农文旅融合发展,群策群力推进基础设施建设,成功入选云南省文旅厅农文旅融合发展示范村典型案例。

据了解,桃源乡坚持规划引领,依靠群众主体,凝聚发展共识,充分发挥村级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通过乡村干部入户走访、召开院坝会等方式,在充分了解群众意愿和发展方向的基础上,绘就村庄建设规划图。转变生活方式,积极发挥党员干部带头示范作用,转变生产生活方式,提升人居环境。群众主动拆除不能再利用的老旧危房、圈舍等附属设施32户57间2736平方米。发挥群众作用,财政资金项目主要投向产业发展和基础设施改善。在污水、道路建设中带动82人获得劳务费38万余元;在苹果产业建设过程中200余人获得劳务费156万余元。群众获得收入后,自行对房屋提升43户18060平方米、改造庭院1240平方米。

在产业培育、招商赋能方面,桃源乡立足做好“设施农业、高效农业、生态农业、共享农业”四篇文章。通过培育发展,在尤家湾周边建成了10000亩稻田基地、10000亩苹果基地、5000亩香葱基地、5000亩大樱桃基地。持续撬动五八农业等社会资本带活产业布局,增加就业岗位。盘活乡村资源,突出民俗和饮食文化,植入“小吃街”、庭院餐饮等业态。引导村内群众推出糯米粑粑、丝窝糖、烤牛干巴、小肉串等特色小吃,积极培育有民俗特色的婚庆表演活动。带动本村11户群众自营餐馆、小吃、超市等,带动9户群众出租房屋。通过招商引资布局“震希”果蔬采摘园、“振兴”儿童乐园、“云水间”民宿露营、“竹源”餐饮、垂钓亲水、亲子农场等经营业态,丰富游客体验。

此外,该乡不断创新运营模式,联农带农增收。采用“村党组织+村集体经济+市场主体+农户”的管理运营模式,统一管理、统一宣传、统一节假日活动主题,抱团发展。拓宽群众增收渠道,通过房屋租赁、土地流转、务工就业、自主经营等方式,108户农户可实现户均年增收1万元以上。示范带动区域发展,通过尤家湾乡村振兴示范区的建设,带动桃源生态旅游度假区、万亩稻田观光打造,串点、连线、扩面,辐射带动周边产业提质增效、群众就业增收。

今年以来,尤家湾累计接待游客10万人次以上,综合旅游带动经营收入300万元以上,在不断完善建设的同时注重长效运营管理,优化营商环境,真正贯彻落实市委聚焦省委做实“有一种叫云南的生活”,着力打造新时代“昭通印象”,推进“在云南样样好、在昭通越来越好”的部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