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通讯员 熊刚碧)眼下,盐津县兴隆乡1.4万亩红薯迎来丰收季,田间地头随处可见村民们采收红薯的热闹景象。在蒿芝村红薯地,一排排红薯藤绿意盎然,村民们正埋头挖薯,割藤、翻土、挖果、去泥,随着一系列干净利落的动作,一垄垄颜色鲜亮的红薯破土而出,堆满了田垄。
近几年来,通过推广普及良种良法,农技专家开展技术指导,红薯亩产量增幅明显,拓宽了增收渠道。
红薯丰收也为手工粉条制作提供了充足的原材料。在蒿芝村的盐津绿业粉条厂,邓谋桂从事手工粉条制作20余年,精湛的技艺保证了优质的口感,每年的手工粉条都被提前预订,产品走俏市场、供不应求。
兴隆乡红薯粉条基本采用传统加工方式。“我们一直坚持手工制作,将红薯洗净、磨浆、过滤、沉淀、晾晒之后,精心制作出一条条晶莹剔透、口感爽滑的手工粉条。这样做出来的粉条成分纯、有嚼劲、品质好,深受消费者青睐。”邓谋桂这样说道。
据介绍,红薯产业是兴隆乡的主导产业之一,今年预计实现产量3100万公斤,在多家手工粉条厂的带动下,红薯产品附加值逐步提升,村民种植红薯的热情高涨,特色产业增收路越走越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