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统一连续出版物号:CN53-0003 昭通日报社出版权威传播公信新闻 深情反映大众心声






2024年10月31日

秋日清晨,露水泠泠。

青山环抱的山坡上,初升的太阳把大树的枝头照得闪闪发光,微风吹拂下树叶轻轻摇曳,一幢幢白墙青瓦的楼房在金色阳光的照耀下,格外明亮。王友德背起背篼,拿起锄头,顺着通畅的水泥路去地里劳作。望着漫山遍野绿油油的竹子,王友德很开心。

王友德,今年59岁,在水富市太平镇二溪村三星坝回龙堡苗族山寨里算得上是一个精明能干的人。他10多岁时跟随姐姐王美福一家从大关县的一个小山村迁移到回龙堡生活。他依稀记得,在20世纪60年代和姐姐一家搬迁到回龙堡定居。

三星坝回龙堡属于水富市太平镇二溪村境内偏远的高寒山区,地广人稀,森林资源丰富。当时,从大关县搬来的5户苗族群众发现这里可供使用的柴草、水源很丰富,能满足他们传统生产生活的需要。当地的汉族和苗族同胞也友好地接纳了他们。

肖正才,今年78岁,20世纪90年代在二溪村三星坝担任村民小组长,后来担任三星坝片区党支部书记,一直到现在。他说,三星坝片区有4个村民小组,居住着汉族、苗族和彝族群众,21组的回龙堡所在地一直是苗族群众聚居地。20世纪60年代,三星坝和回龙堡各为1个小组,两个小组相距10公里左右,村民户数不多,居住比较分散。20世纪70年代,为了便于管理,按照上级要求,三星坝和回龙堡合并成第21村民小组,计划将原来居住在回龙堡的王家、黄家、陶家和喻家几户苗族搬迁到三星坝,因为这里距二溪村委会所在地近一些。但5户苗族村民舍不得离开那里的山林和土地,不愿意搬迁出来。

回龙堡地势偏远,居住在那里的苗族群众很少与外界有联系。王友德说:“那时,要等到赶集日,我才顺着崎岖的河沟小路到20多公里外的盐井坝集镇去购买生产、生活必需品,基本上是‘两头黑’。因为体力不好,有时走到半路就背不动背篼了。若天快黑了,只能放在路边,等第二天天亮了再去背回来。”

在王友德刻骨铭心的记忆中,从小生活十分艰难。20世纪六七十年代生产生活物资紧缺,地里种出来的苞谷和洋芋产量很低,山上的野菜也很有限,经常吃了上顿没下顿。冷了,可以生火烧柴取暖,但饿了,却没有办法。

由于与外界联系少,信息闭塞,村里的群众基本上是交通靠走、通信靠吼,家里没有一件像样的家具。韩家、陶家和王家的儿媳妇因为忍受不了艰苦的生活环境,先后离家出走。

后来,政府对困难的群众年年发放救济粮,让他们的生活有了盼头和依赖,围着火塘取暖、喝酒、聊天成了他们的生活常态,渐渐地,等、靠、要成了他们的思想顽疾。

在苗族群众中,王友德比较勤快,看到三星坝的汉族同胞在发展养鸡、养猪、养羊能卖到钱或是换到粮食时,有些心动。于是,在村民的帮助下,他学着养牲畜。在他的带动下,部分群众也开始想方设法地发展生产。然而,他们中的部分人没有长远打算,而是满足于现状,只知道种苞谷和洋芋,填饱肚子就满足了,不愿积极想办法改变现状,养成了懒惰的不良习惯。

回龙堡5户苗族村民的儿女们慢慢长大,分了家、立了户,户数扩大到了现在的19户。

肖正才说:“多年来,三星坝4个村民小组里的汉族、苗族和彝族同胞团结友爱,互帮互助,共渡难关,家里缺少的东西,相互借用。整个片区,不管是哪家有事,都能齐心协力、互帮互助。”

王友德,在回龙堡发展生产较为积极,也肯动脑筋,先后养殖山羊、土鸡、鸭子,虽然是“小打小闹”的发展,但那些叽叽喳喳、活蹦乱跳的家畜,给山村增添了不少生机。王友德的干事能力得到了大家的认可,后来,村民选举他为副组长,让他带动大家多发展生产,负责上传下达,平时多联络大家。

每逢过年过节,都有县、乡各级领导会来组上走访一部分困难群众,并送来一些实用的生产生活物资。但一些群众却不会主动改变自己的生产、生活条件,哪怕家里没有一件像样的家具,房屋也是不能遮风避雨的简陋茅草房,家里经常乱糟糟的,他们却习以为常、见惯不怪了。

2015年冬天,脱贫攻坚工作正式启动,驻村工作组到村上给村民宣讲脱贫政策和工作安排。工作人员说,全村要实现“五通”——通行、通信、通路、通电和通气;实现“两不愁三保障”。听到这些,大家心里渐渐亮堂起来,脸上也露出了笑容。

工作组首先到三星坝各组走访,全面摸清各组农户户数,了解、记录家庭成员基本情况、收入状况以及住房现状等,摸清全村贫困对象家底。经过分析研判,最后统计出三星坝共有4个村民小组98户381人,纳入建档立卡贫困户80户279人,其中苗族群众占80%以上。

2016年1月,挂钩联系二溪村的昭通市委统战部,水富县政府办、建设局、林业局以及太平镇的相关部门派出驻村扶贫工作队,正式进驻二溪村开展扶贫工作。同年2月,二溪村所辖三星坝的回龙堡片区被认定为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示范点。太平镇人民政府整合工作力量,成立了以二溪村驻村扶贫工作队为主体的搬迁工作组,全面进驻三星坝开展易地搬迁安置点建设。

三星坝片区群众居住分散,建房户有43户,而村民成立的民主管理委员会对建房了解不多,对建材价格也不熟悉。工作组除了安排人员带他们外出询价外,还要帮他们联系运输车队以及转运材料。工作队队员们面临帮助群众建房和修建乡村公路的巨大压力。

二溪村委会至回龙堡毛坯公路不通车,路面含水量高,路基软,加上雨天多,公路块石回填只能靠装载机运输,而且经常需要挖掘机协助,施工方铺砂面石进度难以推进,有的路段铺了10余次块石,仍是泥泞。特别是进入雨季,刚铺好的公路,大雨过后又要重新作业,遇到下雨天更是无法施工,建筑材料无法运输,严重影响工期。

重重难关就像“拦路虎”,挡住了大家,但打通回龙堡公路的决心始终没有动摇。施工方增加设备和人员投入,工作组也经常到现场督促工程进度,不断与施工方优化施工方案,将施工队划分为5个班组,每个班组确定1台挖掘机、1台铲车,配备3—6名工人填块石、补坑凼、挖背沟、埋涵管。同时,采取晴天两班倒、雨天抓重点的方式,工人换班机器不停,工作组队员与工人常常干到凌晨才收工。

肖正才记得,有一天晚上,施工方负责人打电话给他,请他帮忙为大家做加班餐。饭菜做好后,已是22时30分了,天公却不作美,突然下起了大雨,想着工人们还在加班干活,肖正才顾不得下雨天路难走,用塑料布顶在头上,并盖在装有饭菜的背篼上,打起手电深一脚、浅一脚地把饭菜给施工队员们送去。快到施工的地方,远远地就听到山里传来阵阵机器轰鸣声,走近了,肖正才看到工人们在泥水里作业。大家都干累了也饿了,看到肖正才送来的饭菜,施工负责人招呼大家去吃饭。

提起回龙堡的公路路况,走过那段路的驾驶员梁师傅就打退堂鼓。一天,梁师傅装载了一车碎石进山,车子快到陶开江家开挖的地基附近时,因路基太软车轮打滑,几番努力后,车轮却越陷越深,工作队队员李开伟见状,赶忙请挖掘机师傅来帮忙,结果车子不但没有弄起来,还被弄坏了。“这趟亏大了,早晓得不该来的。”梁师傅一脸委屈地说,眼泪都快急出来了。见此情景,李开伟招呼其他队员立马找来手推车、铲锄,大家一铲一车地卸载碎石,协助梁师傅尽快修好车。碎石卸载完后,工作组的3名队员手上都磨出了血泡。

经过全力奋战,施工方终于在2016年4月30日将块石铺完。

在建房的过程中,工作队积极帮助村民联系建材订单、与运输车队商议运价、组织群众转运钢材、选择建材堆放场地,事无巨细,事必躬亲。

针对部分群众劳动力不足的困境,工作组成立党员先锋队,以10名党员为骨干,帮助群众挖地基、拆老房、抬木料、运建材,见事就做,有活就干。

随着时间的推移,集中安置工作有了很大的进展,回龙堡19户集中安置点新房和三星坝23幢新建房如雨后春笋般节节拔高,工作队队员们心中充满了成就感。大家啃下“硬骨头”,脱贫攻坚战取得了阶段性胜利。

为了帮助村民尽快修好路、建好房,工作队队员们与群众同吃同住同劳动,村民王美福、王友德、张旭光把自家土地无偿提供给安置点建房,对丧失劳动力的家庭,大家互帮互助,不分你我,一起商量,想方设法地共同建设宜居宜业和美新家园。

回龙堡19户苗族村民的19幢新房依山而建,漂亮的楼房鳞次栉比。村民新家园旁边还修建了活动广场、公厕以及集中喂养生猪的畜圈。

看着安全稳固的、漂亮的新房建了起来,通畅的公路修到了家门口,王友德和村民们打心眼里高兴,他说他们做梦都没想到会有今天如此幸福的生活。

搬迁那天,太平镇党委、政府及挂钩单位还帮助他们置备了新家具和生活必需品、应急用品。工作队队员与群众一起贴对联、搬家具,看到眼前的一切,苗族村民情不自禁地唱起:“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

要让群众过上好日子,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工作紧随而来。

2017年3月,昭通市委统战部派出干部吉永鹏驻太平镇二溪村开展工作,水富市委任命他担任太平镇党委副书记、二溪村第一书记、驻村工作队队长。

脱贫致富,关键要找准路子,要有产业支撑。53岁的吉永鹏摸清二溪村的基本情况后,结合村里山地多的优势,提出通过流转土地的方式,成立专业合作社,大力发展方竹产业,让村民实现稳定增收。

为了说服村民,吉永鹏和村干部多次组织村民召开座谈会,会上,他掰起手指头与村民算收入账,向村民宣讲流转土地不但可以获得租金,还可以到基地打工领取工资,获得双份收益。

经过反复多次做工作,有的村民虽然头天同意,但第二天却又反悔,群众思想工作难做,这被村民选举为二溪村21组村民小组长的魏洪兵感到头痛。

镇上组织村民代表先后到盐津县、大关县等地参观学习,看到别人的竹林从几亩发展到上百亩,一眼望不到边,规模大、效果好,在场的人都心动了。肖正才说,特别在盐津县豆沙关一户人家每年仅是竹笋就能收入40多万元,让人羡慕不已。

在经过多次座谈会后,村民们终于想通了,主营种植方竹的水富铜锣坝竹产业专业合作社应运而生,由魏洪兵担任合作社理事长,他带头流转耕地480亩、荒山700亩发展竹产业,并向上级有关部门争取发展资金40万元。

随后,吉永鹏、魏洪兵领着合作社及村民打塘植苗,又忙着外出考察购苗,在短短15天时间内,从购苗到植苗,合作社完成了1180亩方竹的种植。在合作社的带动下,各家各户村民都在自家的荒山上种满了竹子。据统计,三星坝第一年种植方竹11000亩。第二年,合作社投资180万元租地45亩育苗,收益240万元,让大家看到了发展前景,增强了发展信心。

村民石光贵家,种竹子第二年获得土地租金4000多元,一家人又在合作社基地打工,劳务收入2万多元,这是他们以前想都不敢想的收入。

“以前地里就种点苞谷、洋芋,靠天吃饭,收入少得可怜。现在我家种植了方竹150多亩,另外还种植了4亩多核桃,收入不少了。”村民董文秀激动地说,通过种植竹子,家里实现了增收。

肖正才说,过去,村里每年都有竹笋采摘,但管理不好,收益少。自从专业技术人员带领村民加强管护和栽种,竹林越来越多,如今,二溪村三星坝竹林面积有近万亩,方竹、楠竹、水竹、筇竹到处都是,春季和秋季村民都可以采摘竹笋卖。

回龙堡的苗族村民家家户户都种竹,栽种的竹子越来越多,竹笋的产量一年比一年增加。王友德算了算,这几年他家大约种了60亩,邻居韩义荣家种了90亩,韩万芳家种了75亩,张明远家种了70亩,每年的收入从几千元增加到几万元不等,大家都在种竹致富的路上欢笑着。

三星坝回龙堡苗族村民栽种的洋芋,品种退化,个小、质差、产量低。2018年,吉永鹏想办法为村民换种4.5万公斤,各挂钩帮扶单位也积极主动在春耕期间进村帮助栽种,种植面积达300亩,使种植户增产又增收。

太平镇积极建立联农带农富农机制,二溪村的其他村民在当地一部分能人的带动下,利用当地的土地资源大力发展中药材黄柏、重楼等,收入也越来越多。

如今,在二溪村三星坝片区,各族村民生产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这里成为宜居宜业和美的新农村。大家和睦相处,像石榴籽紧紧拥抱在一起,和衷共济、顽强拼搏,共存共荣、繁荣发展,谱写着新时代民族团结一家亲的和美画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