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环境保护和经济发展不是矛盾对立的关系,而是辩证统一的关系。”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生态环境保护的成败归根到底取决于经济结构和经济发展方式。要坚持在发展中保护、在保护中发展,不能把生态环境保护和经济发展割裂开来,更不能对立起来。
我们对待哀牢山也应该如此,首先是必须毫不动摇坚持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在高水平保护上下更大功夫,守住管住生态红线。哀牢山特殊的地理位置、复杂的地貌类型、多样的山地气候,为生物种类提供了良好的生存繁衍环境,具有重要的科研价值。其作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划定了四至界线,成立了专门管理机构,且经过二十多年的保护宣传,群众的生态保护意识逐步提高,各级政府和周边社区群众均支持保护区管理工作,积极配合森林防火和生物资源的保护,与保护管理部门形成了相互支持共同发展的路子。
但是如果我们抛开发展问题只谈保护,那就陷入了片面化、脱离实际的误区。哀牢山是生态宝库、生物多样性宝库,同样是绿色资源宝库,是周边各族群众的共有宝藏。为保护好哀牢山,自古以来就在当地生存繁衍的各族群众作出很大牺牲,主动改变以往的生产生活方式,约定不随意进山滥伐树木、偷捕野生动物,“放下斧头,拿起锄头”,大力发展林下产业、茶产业、文旅产业,共同营造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发展环境。如南华县马街镇大力发展生态林产业和生态美食产业,仅野生菌产业一项就实现户均增收7000余元。背靠绿水青山,不必破坏生态就能将之转化为金山银山,哀牢山周边群众成功探索出了一条在保护中发展,在发展中保护的生动路径。
随着国庆期间哀牢山迎来了这波“泼天的流量”,一时间,各种议论都冒了出来。但在众说纷纭中,我们还是要注重统筹协调好保护和发展的关系,既不要一刀切全部“闭门谢客”,也不能在流量热潮中迷失自我、随意开发。一是要做好文旅产业发展文章。各路游客纷至沓来,看中的是哀牢山的原始美景和生态环境,这是回归自然的美好旅程。相关部门应继续完善现有景区景点的基础设施,提升接待能力;也可在安全区域开发一系列的森林徒步路线,在做好安全防护措施的前提下,推出森林徒步、森林研学等旅游产品,让大家能体验原始森林的魅力。二是要持续做好生态林业文章。加大力度转变当地生产生活方式,让大家在自然生态中既能获得发展所需,又不会对自然造成损害。古人说:“斧斤以时入山林,材木不可胜用也。”转换到今天的语境,其实就是说要按照规律利用自然、保护自然,不对资源和自然环境竭泽而渔,就一定会得到自然环境的丰厚回报。
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生态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我们要正确认识生态环境保护和经济社会发展之间的关系,牢固树立和切实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让人民群众在绿水青山中走出一条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
余国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