仓廪实,天下安。今年的10月16日是第44个世界粮食日,所在周是全国粮食安全宣传周,今年宣传周的主题为“强法治 保供给 护粮安”。眼下,秋收画卷正在广袤田野徐徐展开,全国秋粮收获在六成左右,秋粮收购有序推进。大国粮仓根基扎实,粮食产业提质增效,“中国饭碗”端得更稳、成色更足。
近年来,我国粮食安全形势持续改善,国内粮食市场始终保持充足供应和平稳运行。位于西南边陲的云南省,在确保粮食生产方面具有得天独厚的条件,其多样的气候区域适合多种粮食作物生长,从水稻、玉米到小杂粮均有广泛分布。近年来,云南省积极响应国家粮食安全战略,通过实施高标准农田建设、农业水利改造等措施,有效提升了粮食总产能。“云南粮仓”不仅为本省经济社会稳定发展提供有力支撑,还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发挥了重要作用。但是,面对城乡居民粮食消费需求增多,以及异常气候多发、耕地资源保护压力加大等挑战,提高粮食生产效率和科技水平等方式,不断提升“云南粮仓”的“含金量”,势在必行且大有可为。
强化科技创新,完善产业链,助力“云南粮仓”转型升级。目前,云南在生物技术、信息技术融入农业生产应用等方面取得了一定进展,部分地区的智能农业系统在提高农业生产科技含量和管理水平上体现出示范效应。利用本省农业科学研究的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的资源优势,云南进一步加强与科研机构的合作,引进和培养更多的农业科技人才,全面推动从生产到收储、从加工到销售的科技创新,具有广阔的前景。同时,加快完善产业链和供应链,聚焦本地特色资源发展深加工和二次加工产业,通过延伸产业链条让“云南粮仓”增加附加值。比如,发展与云南高原粮食作物相关的生物制品、健康食品等高附加值产品,将云南盛产的粮食原料,转化为更具市场竞争力的高品质商品,让“云南粮仓”更具“含金量”成色。
深化改革,优化发展环境,推动“云南粮仓”提质增效。种子被誉为保障大国粮仓的“安全芯片”,云南拥有普通野生稻、疣粒野生稻以及药用野生稻等多种野生稻自然资源,我国共有稻谷种质资源84935份,其中云南就有6100份,居全国第二位。云南拥有丰富的生物多样性,依托生态与种质资源优势,通过深化改革和增强政策支持,优化市场环境,特别是通过因地制宜建立农业科技示范区,为年轻的“新农人”提供创业支持,能够有效激发市场活力,吸引更多资本和人才。同时,持续优化种植结构和生态保护措施,发展特色种业和生态农业,从而大幅提升“云南粮仓”的生产力和“含金量”。
有良好的生态环境,有丰富的种质资源,还有高度发达的稻作文明。未来,政府、企业和科研机构等需共同努力强化粮食生产基础、加大科技创新力度、优化生态环境和资源利用,让“云南粮仓”更加有力保障粮食安全,为推动地方经济转型升级、实现农业高质量发展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渝西锋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