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统一连续出版物号:CN53-0003 昭通日报社出版权威传播公信新闻 深情反映大众心声






2024年09月28日

福建龙岩弘扬长征精神,加快建设闽西革命老区高质量发展示范区

跃上潮头满目新

初秋的龙岩,凉风习习,风之所至,皆涌动着活跃的创造、日新月异的进步。

龙岩通称闽西,是全国著名革命老区、原中央苏区核心区,是中央红军长征重要出发地之一,红色是龙岩最鲜明的底色。当年,10多万闽西儿女参加红军,参加长征的8.6万主力红军中有闽西子弟2.6万余人,到达陕北时仅剩2000多人。

长征途中,闽西儿女英勇顽强、不怕牺牲,谱写了一首首可歌可泣的光辉史诗,为长征胜利作出了重大贡献、付出了巨大牺牲。新时代新征程,闽西儿女大力弘扬长征精神,走好新的长征路,为全国革命老区高质量发展探索出一批可复制可推广的“龙岩经验”。

时间的指针回拨到2022年3月,经国务院批复同意,国家发展改革委印发《闽西革命老区高质量发展示范区建设方案》。消息传开,闽西大地欢欣鼓舞,干群齐心把握机遇,全面贯彻落实国家支持革命老区振兴发展“1+N+X”政策体系,全力以赴推进闽西革命老区高质量发展示范区建设,交出一份份优异答卷!

把生态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龙岩坚持在生态文明建设上作示范,持之以恒拓展提升水土流失治理“长汀经验”和林改“武平经验”,推动水土流失治理和林改工作再出发,交出生态亮眼“成绩单”:入选国家林业碳汇试点市,国土绿化试点项目得到财政部、国家林草局肯定,龙岩地质公园获批成为世界地质公园,林改“取消人工商品林主伐年龄限制”“实施林木采伐告知承诺方式审批”等4项举措写入国家深化林改方案……如今的龙岩,绿水青山美如画,俨然是一个生态福地。目前,龙岩森林覆盖率达79.28%,居福建省首位、全国前列;全市水土保持率为94.16%,比全国、全省平均值分别高22.3个百分点、1.5个百分点。

老区发展,根本要靠“自身骨头长肉”。龙岩注重夯基固本,在推进经济高质量发展上作示范,坚定不移大抓招商、大抓产业、大抓项目,加快发展“2+4”工业产业,构建“5+N”现代产业体系。今年上半年,龙岩市十大重点工程项目、100个攻坚重大项目、1012个省市县重点项目均提前完成“双过半”目标任务;新签约招商引资项目226个、总投资653亿元;培育新增规上工业企业42家、省级“专精特新”企业35家。龙岩市还入选全国第二批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试点城市。

坚持城乡一体化发展,龙岩在健全城乡融合发展机制上作示范下功夫,加快中心城市南部新城、北部新城开发建设。其中,南部新城打造“现代产业新城、科技教育新城、绿色生态新城”,北部新城打造“现代产业新城、未来智慧新城、生态宜居新城”。今年,南、北部新城共新开工120个项目,总投资220.7亿元。与此同时,创新实行“158”乡村建设工作机制,对全市1786个村重新进行分类施策,推进村庄加快发展。

开放是高质量发展的必由之路。新时代的龙岩进一步敞开山门,在扩大双向开放上作示范,加快建设近海开放型城市。去年,与广州市签署《对口合作协议》及教育、医疗卫生、文化旅游3个子协议,确定10个重点合作领域。目前,广汽集团、广药集团、广州工控集团、广州市建筑集团等4家广州世界500强企业重点产业项目落地龙岩,进展顺利,广龙对口合作经验做法被国家发改委在全国推广;今年,加快与厦门山海协作步伐,构建“1+4+3”山海协作框架,上半年共引进闽西南项目95个,总投资186亿元。

为让发展成果更多更好地惠及人民,龙岩坚持在公共服务共建共享上作示范,落实“教育强市”战略27条措施,新增义务教育学位1万余个;落实“健康龙岩”战略30条措施,省级区域医疗中心、市第二医院康复综合大楼等项目加快推进;落实援企稳岗政策,做好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成功入选全国公共就业创业服务示范城市创建名单。

以红土铸魂凝聚发展力量,龙岩始终努力在精神文明建设上作示范。一方面,实施红色基因传承工程,加强对古田会议旧址群、毛泽东才溪乡调查旧址群等革命遗址遗迹的保护开发利用,加快推进长征国家文化公园(龙岩段)、中央红色交通线保护利用等项目,让红色基因代代相传;另一方面,2022年10月以来,创新打造“大爱龙岩”精神文明品牌,持续开展“爱心敬老、爱心护蕾、爱心就医、爱心助残、爱心扶弱、爱心济困”六大专项提升行动。仅今年上半年,龙岩各级各部门就发放各类补助资金1.2亿元,开展志愿服务活动1.9万余场次,惠及群众140万人次。

红土地上写华章,勇立潮头争一流。在高质量发展的大道上,闽西人民不负时代眷顾,成功创建了一批国家级、省级试点示范品牌。未来,龙岩市将继续传承红色基因,发扬改革精神,坚持系统集成抓改革、坚持问题导向抓改革、坚持人民至上抓改革,推动全面深化改革不断取得新突破,以新的改革实践加快推动闽西革命老区高质量发展示范区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