惊彼武陵状,移归此岩边。
开亭拟贮云,凿石先得泉。
啸竹引清吹,吟花成新篇。
乃知高洁情,摆落区中缘。
这是唐朝诗人孟郊拜访陆羽后所作诗《题陆鸿渐上饶新开山舍》。
在上饶,“茶圣”陆羽的名字,家喻户晓。一条“茶圣路”、一个“陆羽公园”、一口“陆羽泉”,都是“茶圣足迹”。
陆羽和上饶的缘分从哪里来?中国第一部茶学专著《茶经》,就是陆羽在上饶隐居时著就。
“《茶经》一出,中国就有了茶道与茶文化,也有了上饶茶道与茶文化。”上饶师范学院副教授、国家茶艺高级技师陈剑宇说道。
1200多年前,陆羽从湖北天门沿长江而下,一路采茶品水,来到上饶,一缕“茶香”吸引他的脚步就此停留,建草庐、辟茶园、凿石井,在信江河畔客居了10年。
为了考察茶事,陆羽逢山驻马采茶,遇泉下鞍品水,深入农家,不断地访问、记录,锦囊满获。《茶经》只有7000字,短短10章,却经历了数年打磨,记载茶叶的生产历史和生产技术、源流以及饮茶技艺等,陆羽还首次把中国的儒、释、道哲学思想与饮茶文化融为一体,创造了中国茶道精神。
陆羽为什么选择上饶?陈剑宇说:“上饶地处‘北纬28度黄金产茶带’,地理位置优越,水土气候良好,加之传统制茶技艺,使得上饶茶叶品质上乘。”
上饶产茶始于唐,盛于宋。《茶经》中记录了婺源饼茶制作的程序和方法。“婺源绿茶,唐载茶经,宋称绝品,明清入贡,中外驰名”形象地概括了婺源绿茶辉煌的历史。
铅山的河红茶则是中国红茶鼻祖,这里生产的“小种”与“河红”红茶,曾被西方人誉为“茶中皇后”。
无论是婺源绿茶,还是铅山河红茶,都久负盛名——18世纪,婺源绿茶已进入国际市场;明代万历年间,中外茶商便纷纷前来铅山县河口镇订购“河红”,有“河口茶市通天下,河红帮茶师遍中国”的说法。
时至今日,悠久的茶香在新时代焕发着新的生命力——“婺源绿茶制作技艺”2022年被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2023年,上饶茶叶出口创汇7500万美元;今年1月31日,全国首个出口茶叶“大基地”在婺源县秋口镇石门村揭牌,将婺源县全域20余万亩茶园纳入备案,形成全县“1+N”出口茶叶种植基地备案监管新模式,从源头推动茶叶种植管理水平与茶叶品质“双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