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统一连续出版物号:CN53-0003 昭通日报社出版权威传播公信新闻 深情反映大众心声






2024年09月20日

强筋壮骨铸就发展新优势

工业是立国之本、强国之基。新中国成立75年来,我国成功走出了一条中国特色的新型工业化发展道路,走过了发达国家几百年的工业化历程,成为全世界唯一拥有联合国产业分类中所列全部工业门类的国家。

75年来,云南也在一穷二白的基础上创造了波澜壮阔的工业奇迹,开辟了工业从小到大、由弱到强、由传统转向新兴、由中低端迈向中高端的快速发展道路,经历了由“立起来”“大起来”向“好起来”“强起来”的历史性转变,走出一条具有云南特色的“绿电+先进制造业”发展路径,加速向工业强省、制造强省迈进。

稳步壮大工业总量跃上新台阶

云南工业发展历史悠久、成就辉煌,创造了中国工业发展史上的若干第一,第一架军用望远镜、第一挺机关枪、第一根电缆都诞生于云南。

新中国成立之初,云南工业基础十分薄弱,全省工业总产值不到2亿元,全省人均工业产值仅有12.23元。20世纪80年代后,云南乘着改革开放的春风,大力发展制造业,曾涌现出春花自行车、兰花冰箱、山茶电视机、白玫洗衣机、茶花汽车“五朵金花”知名品牌,烟草制品业、有色金属、电力等产业成为云南的特色优势产业。

工业是综合国力的根基、经济发展的“压舱石”。党中央高度重视实体经济特别是制造业的发展,强调要坚持把发展经济的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深入推进新型工业化。云南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大抓产业、主攻工业,持续推动工业经济扩量提效。

党的十八大以来,云南工业连续跨越4个千亿元级台阶,全部工业增加值从2012年的3557亿元增长至2022年的7197亿元,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年平均增速达8.8%,高于全国平均水平2.0个百分点,带动GDP排位从全国第24位提升至第18位。

2023年,全省全部工业增加值7202.83亿元,是1978年的344倍,1979年至2023年年均增长10.3%,增速高于全国0.2个百分点。“新三样”绿色铝、硅光伏、新能源电池产业加快发展,产值分别达1184亿元、1094亿元、333亿元。主要工业产品产量大幅增长。发电量3905.06亿千瓦时、十种有色金属产量764.24万吨,比1952年分别增长7509倍、720倍。

企业强,产业才能强。云南省牢固树立“抓发展必须抓产业、抓产业必须抓经营主体培育”的鲜明导向,加快培引具有生态主导力和核心竞争力的工业产业链龙头企业,梯度培育优质中小企业,全力促进大中小企业融通发展。

2023年,全省工业企业数突破8万户,达到85328户,规上工业企业首次突破5000户,达到5084户。中小企业户数突破130万户,国家级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6户、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74户。宇泽半导体、德方纳米、沃森生物、贝泰妮等一大批企业在云南实现长足发展。

随着现代化工业体系的加快构建,传统工业提质升级,新兴产业加快发展,市场主体活力迸发,云南工业高质量发展的基础进一步夯实。

内涵发展质量效益不断提升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绿色化、低碳化是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关键环节。高质量发展是绿色成为普遍形态的发展。

作为绿色资源大省,云南绿色经济发展底蕴深厚,前景广阔。聚焦“3815”战略发展目标,云南围绕持续壮大资源经济、园区经济、口岸经济,通过实施系列产业发展三年行动,加快产业园区建设,筑牢“硬基础”,提升“软实力”。追新逐绿、延链补链强链,以绿色发展为引领,全面构建现代产业体系,全力挺进工业转型升级新赛道。

充分发挥比较优势和绝对优势,我省推动绿色能源与绿色制造深度融合发展,谋划发展28条重点产业链,加快建设现代化工业体系;推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钢铁、建材、化工等产业“老树发新芽”;巩固延伸优势产业,全产业链重塑云南烟草、有色产业新优势,加快有色延链补链强链;培育壮大新兴产业,全产业链打造绿色硅、绿色铝和新能源电池产业。

截至2023年末,全省10个重点产业中,产值规模超千亿元产业达8个。其中,绿色能源、有色金属、烟草(全产业链)、生物医药(全产业链)4个产业产值为3000亿元以上,装备制造、先进制造两个产业产值为2000亿元至3000亿元,绿色铝、硅光伏两个产业产值为1000亿元至2000亿元。

作为云南工业“新三样”,新能源电池、硅光伏、绿色铝快速增长,2023年对规模以上工业增长的贡献率达54.1%,成为拉动全省工业增长的新动能。

制造业是新质生产力发展的主阵地。近年来,我省制造业持续高速增长。今年上半年,全省高技术制造业和装备制造业分别增长23.9%、24.4%,增速分别高于规上工业增速19.3、19.8个百分点。从全省范围看,制造业向“新”向“绿”的转型升级态势明显,绿色工厂、绿色工业园区竞相涌现。下转第2版

云南日报记者 胡晓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