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统一连续出版物号:CN53-0003 昭通日报社出版权威传播公信新闻 深情反映大众心声






2024年08月26日

电动汽车 变身“充电宝”

今年以来,我国不断加大车网互动政策支持力度。年初,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局、工业和信息化部、市场监管总局联合发布《关于加强新能源汽车与电网融合互动的实施意见》,提出初步在长三角、珠三角、京津冀鲁、川渝等条件相对成熟的地区开展车网互动规模化试点示范,到2030年,车网互动实现规模化应用,新能源汽车成为电化学储能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力争为电力系统提供千万千瓦级的双向灵活性调节能力。

同时,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局、国家数据局印发《加快构建新型电力系统行动方案(2024—2027年)》,明确支持开展车、桩、站、网融合互动探索,研究完善电动汽车充电分时电价政策,探索放电价格机制,推动电动汽车参与电力系统互动。

在政策支持下,国内车网互动新模式推广明显提速。安徽省车网互动中充放电每千瓦时电价差达0.9元。按照这一价格推算,若反向送电30千瓦时,车主收益约30元。北京市首座车网互动示范站投入商业化运营,新能源车主可以选择在家充电,在办公时间放电,通过充放电带来电价价差获得收益。

记者了解到,在此次大规模车网互动应用中,国网江苏电动汽车公司通过向新能源车主发放充电优惠券等方式,在江苏省国家电网运营的充电站开展错峰充电服务,并选取16座公共充电站点,执行分时电价和分时服务费,引导车主在用电低谷时段充电。国网江苏电力还在南京、苏州、无锡、常州等城市,邀请新能源车主在63台具备车网互动功能的充电桩参与反向放电,车主可获得相应收益,并支撑电网削峰填谷,实现了“车、桩、网”三方共赢。

东南大学电气工程学院教授黄学良表示,目前车网互动规模化应用面临用户行为不确定性较强、市场交易机制仍需完善、不同参与主体之间存在信息壁垒等挑战。他建议,后续持续加大支持力度,通过完善市场交易机制、提升车主获利空间、加强信息安全、促进数据共享等举措,进一步推动车网互动在新能源领域发挥更大作用。

(来源于新华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