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讯员 杨普莲
近年来,彝良县始终坚持党管人才原则,牢固树立“人才是第一资源”理念,合力下好人才储备、培育、选用、服务“四步棋”,持续推动人才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不断激活乡村振兴人才动能。
不拘一格聚英才,下好储备“先手棋”。制定出台《彝良县“兴彝人才”引进培养实施办法》《彝良县医疗卫生人才引进工作方案(试行)》等引才政策文件,在人才引进、以才引才等方面给予政策支持;完善人才引进政策,建立柔性引才机制,聚焦重点领域、重点产业、重大项目和高质量发展需要,引进四川农业大学刘书亮专家团队建立专家工作站、引进7名博士助力竹产业发展;通过建立硅产业发展人才需求清单、发布招聘信息、举办大型现场招聘会等方式,引进硅产业工人48人,专业技术人员2人;发挥乡情乡愁纽带作用,常态化挖掘在外优秀人才,利用节假日人才返乡契机召开座谈会,推介家乡政策、资源等优势,吸引优秀人才回乡创新创业。
分级分类育良才,下好培育“关键棋”。依托干部人才优质资源,采取“请进来”与“走出去”相结合的方式,通过举办培训班、开展讲座、现场指导、外出考察等多种形式,带动本土人才队伍建设;积极发挥“名师工作室”“名医工作室”赋能和带动作用,切实做好教育卫生系统优秀人才培养工作;积极引导人才主动下沉基层一线实践锻炼,围绕产业发展、乡村治理等开展岗位锻炼,不断增强人才解决实际问题、应对复杂局面的能力。今年以来,依托“大学生返家乡计划”,结合实际提供基层一线实习、实践岗位103个;举办首届“天麻种植工”麻种培育技能大赛,进一步推动天麻种植工在实践中练本领、钻业务、强技能。
靶向施策用优才,下好选用“制胜棋”。坚持“人岗相适、人事相宜、人尽其才”原则,择优选拔思想政治素质高、带富能力强、协调能力强、热心群众工作的优秀人才担任村党组织书记,不断提升村干部服务群众、助力乡村振兴的能力;依托国家乡村振兴帮扶县科技特派团帮扶力量,着力开展农业产业技术指导105人次,培养了近20名本地技术骨干,面向群众开展培训6期300余人次,开展科普宣传520余人次;依托“万名人才兴万村”行动,选派157名专家深入全县155个村(社区),开展培训134期3505人次;加大本土人才挖掘培养力度,把村级后备干部培养作为推动乡村振兴的重要抓手,着力将退役军人、致富能手培养成党员,将优秀党员培养成村级后备干部,将后备干部培养成优秀村干部,培育充实乡村振兴青年力量。截至目前,已将349名优秀本土人才列为村级后备干部培养人选。
倾心用情留人才,下好服务“保障棋”。严格落实县委领导联系服务专家制度,定期采取调研、座谈等方式,深入了解人才服务事项、解答人才政策、倾听收集人才诉求,帮助人才解决实际困难;设立人才发展专项资金,用好人才工作服务窗口,提供彝良县高层次人才绿色通道等政策支持,严格落实艰苦边远地区津贴等各项福利待遇,不断激励人才队伍干事创业激情;常态化开展人才政策宣讲进产业园区、进重点单位、进创新企业、进平台载体“四进”活动,利用传统媒体和新媒体平台,挖掘各个领域专家人才先进事迹,持续加大对外宣传推介力度,营造爱才惜才浓厚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