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注册成立水富万花园艺场的2013年4月27日算起,周煌智的创业之路已经走过10年。
而在此前的10年时间,他在工厂打过工,在职业学校学习过厨艺,摆过地摊,开过面馆,甚至在外企上过班。在他看来,打工就好像“第一颗纽扣”没扣好,总觉得别扭,这成为他返乡创业的主要原因。
创业这条路注定要承担更多、更大的风险,但他终究挺过来了。“兰花的一个寓意是坚韧不拔,养兰花的10年时间里,我学会了这种精神,这也是我最大的收益。”周煌智不善言辞,但只要说到兰花,总会有金句爆出。
水富万花园艺场于2022年4月迁址到水富市云富街道新寿村乡村振兴创业孵化园,这或许意味着又一个创业阶段的开启。
水富万花园艺场搬离原注册地水富市玛瑙村来到新寿村,虽然距离不远,但有了新的名字。
有些事情在变,有的事情没有变。比如,村庄里年轻人都外出务工了,具有农业科技含量的兰花种植很难招聘到年轻人,让有文化的年轻人留下来几乎是一种奢望。
对于这一现象,周煌智较为乐观:“年轻人出去了,不同的经历将会给他们不同的选择,乡村富起来,就业渠道多,有一部分年轻人肯定会回来。”
一
惊蛰过后,金沙江下游的水富市不时春雨阵阵。
3月11日早晨,雨停了,土地湿润,空气清新。新寿村兰花种植基地钢架大棚里,一盆盆兰花格外精神。周煌智身着工装,穿行在大棚间查看兰花的长势,轻抚兰花的手指粗糙,鞋底沾满的泥土掉落在地,让他的脚印非常清晰。
如果不是受进入基地路面狭窄的影响,中国兰杂交育种暨组织培养实验室、钢架大棚、精品兰花展示棚、四季兰花种植体验大棚等设施早就建好了。
开年以来,他天天守在兰花种植基地。近6000平方米的兰花实验场地和种植场地能否如期建起来,在疫情结束后,对市场经济复苏很关键。他把餐具搬到还没装修好的办公室里,烧水、炒菜、办公,全都在里面。工人到了施工现场,就催促工人加快进度;工人没有进场,就和兰花待在一起。
36岁的周煌智,个头高,身材壮实,与土地打交道10年,俨然是地道的农民,只要提到组培、种植乃至市场销售这些字眼的时候,眼前的这个人宛如一名兰花种植专家。仅初中文化程度的他,曾经受到昭通市农科院的邀请,让他交流兰花组培技术经验。他拒绝了,理由很简单:“我文化水平低,那些是专家的事。”
周煌智只想和土地在一起,他现在拥有的一切,是脚下这片土地给予的。
从2022年搬迁到新寿村近1年时间里,规划投资180万元的基地设施已接近尾声。
兰花组培技术在不断优化,经过各种品种的杂交,实现颜色、香味等的不断优选,培育了10多代子本。周煌智独家培育的品种已有“梁祝”“红宝石”“湖滨佳人”等品种。目前,共培育了50多个品种8万余盆兰花,基地建设完成后,每年可组培30万株种苗。
精品兰花展示棚里,“梁祝”兰花像结对的蝴蝶翩翩起舞,错落有致,紫红鲜亮。“科技带来便捷,通过组培技术,产生新的兰花种类。‘梁祝’花朵是雌雄同体,在外观上显现的雌性化和雄性化的此消彼长,不仅体现含蓄美,也展示一阴一阳之谓道的中国文化。”周煌智说。
“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爱莲说》一文的作者周敦颐只爱花草树木中的莲,作为古代文人,他赋予莲“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品质的同时,在精神层面也找到了寄托。
兰花大多生长在溪边、湿地和山林,它远离俗世,姿态高雅,气味幽香,看似弱不禁风,却又挺拔昂扬,显得那么坚强而充满生命力。
对周煌智而言,种兰花是他走出大山后一次次选择的结果。从生存的需要,到发展的需要,再到爱好的需要,就这样跌跌撞撞地走过了10年。
二
2003年夏天,年仅16岁的少年周煌智初中毕业辍学了。
他所在的新滩坝,即将被轰轰烈烈建设中的向家坝水电站淹没。这是一个公开的信息,原本很重要的土地将不复存在,村子里的人开始忙乱起来,原有的生活秩序被打乱,村民们三三两两离开土地,有的外出务工,有的在工地附近开餐馆,有的直接进场参与向家坝水电站工程建设。
“没想过不读书要干什么,只是觉得成绩不好对不起父母交的学费。”看见西部大峡谷进出口餐饮店、小卖部的生意不错,周煌智选择去宜宾长城烹饪技术培训学校学习厨艺。培训结束,他在工地附近开烧烤店。第一次创业,很快以失败告终。
“位置没有选好,工地上匆匆忙忙的人看不见烧烤店在哪,他们总是就近选择餐馆,还没等填饱肚子又急忙上了工地。”周煌智总结了第一次创业失败的原因。
2004年底,和金沙江两侧江岸的少年一样,周煌智走上了打工之路。从水富乘坐大巴车到四川成都,从成都坐上了到浙江宁波的绿皮火车。有所不同的是,这次他带着厨艺出发,很快在宁波的一家大酒店找到一份厨师工作。
“人叠着人,坐了3天3夜才到。”在很多人眼中有浪漫气息的绿皮火车,对周煌智来说却是一个生活艰辛的记忆片段。
在宁波那家大酒店的海鲜餐厅,周煌智看见形形色色的人,听见形形色色的谈论。他把当时并不低的每月1200元的工资存下来,一年以后,当他存了10000多元时,他通过接触来自天南海北的客户产生了一个认知:“不当老板就没有出路。”
2006年初,周煌智返回新滩坝,他没有盲目地运用烹饪海鲜的厨艺,而是在对向家坝工地的人群结构和饮食习惯作调查后,开了一家“兰州拉面”面馆。“工地上北方人多,位置好,生意不错。”此时,对于创业,周煌智知道该怎么做了,“目标客户”这一概念也就是在这一阶段植入他的商业思维的。
随着向家坝水电站移民搬迁日程的逼近,新滩坝村民的生活方式被迫改变,周煌智又一次走上打工之路。
在江苏省苏州市古城区东南部的十全街,一家叫权金城的韩国料理店,周煌智又成为一名厨师。受电视剧《大长今》的影响,韩国料理风靡一时,国内多家连锁店相继开业,周煌智被派往上海的连锁店,这一次工作变动对他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上海权金城韩国料理店常有日本客人光顾。一次,几个日本客人来到店里,周煌智从翻译的口中得知,日本客人是一家叫花之恋株式会社的老板,花之恋株式会社经营兰花的育种、幼苗供应等业务。
新滩坝山前山后的溪水边、森林里都长有兰花,自家房屋周围也栽过兰花,何不回家种兰花?周煌智仿佛嗅到遥远的乡村飘来的兰花香味,也嗅到了一个商机。
通过翻译的推荐,周煌智进入工资收入远超韩国料理店的花之恋株式会社工作。一年多时间里,他先后在灭菌、接种、洗涤、消毒、栽种等多个生产岗位学习 。“市场销售是这家企业的核心,一直没让我参与。”周煌智笑了一下说。
2009年下半年,受2008年次贷危机的影响,花之恋株式会社效益不景气而裁员,周煌智失业了!
时隔多年,当周煌智回忆起回到家乡创业之前的10年时光,自己从“打螺丝”到创业的经历时感触颇深:无一技之长的农村年轻人外出务工,是一种无序流动。有一技之长的人工作虽然相对稳定,但绕去绕来都是为别人打工。如果在一个流水线工厂上班,学习到的只是生产线上的一个环节,人变成了机器,得不到应有的尊重,就连上厕所,也要挂上离岗证。
2023年3月11日,忙碌了一早上的周煌智趁短暂的午休时间,和记者畅谈了创业经历。
“你认为返乡创业最困难的是什么?”
“是年轻人离开了村庄,没有人参与到创业中来。”
乡村振兴离不开产业振兴,产业振兴
离不开人才支撑,这是一个闭环逻辑。而现实问题是,农村劳动力输出是一个增加收入的出口,因为各种境遇,因为乡村振兴政策的吸引,一些人慢慢会回到返乡创业这个思路上来。
“可是,那一亩三分地能给返乡的每一个人带来什么?”周煌智问自己。
三
2009年下半年,周煌智回到水富,新滩坝回不去了,他看见村里的人陆续搬出去,那里熟悉的一切将被淹没,包括那些山野、河流两岸的兰花。
像过去一样,开一家烧烤店或者“兰州拉面”馆的条件已经不在,他得好好考虑新的出路。最后,他在玛瑙村租用了11亩多土地种兰花。
2012年初,与成都友庆兰花发展有限责任公司的第一笔订单交付,成交价18万元的6万株兰花幼苗从水富送往成都,三年来探索的困苦被消解,周煌智第一次享受到创业带来的快乐。
但这快乐并没有持续多久,一场意想不到的暴雨让他的情绪跌入低谷。
2012年8月6日,水富市遭受持续特大暴雨袭击,降雨量达到123.8毫米。暴雨造成多处交通中断、山体滑坡、民房倒塌,城区多处道路严重积水,此次灾害导致农业生产、农村民房、基础设施等各方面受到严重破坏。受灾人口22300人,因灾造成直接经济损失达10604.235万元。
可以查询到的有关这场灾害的新闻报道表述里,基础设施遭受破坏、受灾人口、直接经济损失等词汇均与周煌智有关。“那一场山洪不得了,大棚被掩埋,组培的玻璃瓶被冲走,损失近30万元。”周煌智用全军覆没来形容灾害带来的损失,“不想干了,但是又能干什么?”周煌智一度在沮丧中挣扎,重建需要资金,资金从哪里来?与客户签订的协议怎么去履行?一系列问题在困扰着他。
“在政府的协调下,我又贷款5万元重新开始,客户只要求推迟1年履行合同。”周煌智说。
2012年的自然灾害,让周煌智受到重创,但也倒逼着他思考:如何与党委政府打交道?如何与商业合作伙伴打交道?如何抵御市场风险?
世界上没有绝望的处境,只有对处境绝望的人。
2013年,周煌智注册水富万花园艺场,以后的几年时间保持着平稳运营,直到2022年初,因水富金沙湖公园开工建设,基地迁移到新寿村。
在花之恋株式会社就业那段时间,周煌智没有进入销售板块学习。销售对于他来说是一个弱项,当科研、生产等环节完善后,他不得不思考,被赋予中国传统文化符号的兰花,有科技含量加持的兰花,如何进入销售渠道?
毫无疑问,最近几年电商的崛起,为传统农业释放了新动能,兰花的电商销售渠道吸引了周煌智的关注。不过,他得从零开始,熟悉淘宝、直播、抖音、快手等新平台的销售模式,向网民销售兰花。
在周煌智看来,兰花具有非标品属性,直播销售一定能行,让粉丝直观了解兰花的生长状态、品种、品名、特性等的同时,带来交易额的增长,也为万花园艺场兰花品牌的市场传播提供新途径。
周煌智的兰花种植基地距离新寿村村委会办公地点不到2公里。兰花种植基地迁移到新寿村不久,市级乡村振兴示范点的新寿村升级为乡村振兴创业孵化园,不到1年时间,随着服务体系不断完善,有16家企业入驻,水富万花园艺场只是其中一家。
3月11日,春日正午的阳光温暖和煦。兰花种植基地,一名电焊工人正专注焊接兰花温室顶部的钢架;新寿村村委会办公室,云富街道办事处到新寿村驻村的选调生张光海在整理创业孵化园的资料。张光海介绍,《水富兰花种植基地项目计划书》和《水富兰花种植市场调研报告》已经完成,正准备对杂交兰花“梁祝”等品种的育种与繁殖技术申请专利。
“草蛇灰线,伏脉千里。”从新滩坝到玛瑙村,从玛瑙村再到新寿村,10年创业,对周煌智而言,赛道不变,变的是奔跑的姿势!
记者 马永孝 汪舒 刘静涛 通讯员 狄廷秀 文\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