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统一连续出版物号:CN53-0003 昭通日报社出版权威传播公信新闻 深情反映大众心声






2022年10月17日

迎来新春

明几净,沙发、电视、冰箱等家具家电一应俱全。

“现在交通条件好,娃娃读书也方便。”王绍鼎说,如果要细数搬进新居的好处,他得说上几天几夜。但于他而言,最满意的就是孩子读书有保障。由于环境限制,他读完初中就辍学务工,这一直是他的一块心病。

搬迁以前,即使王绍鼎拼命地干活挣钱,家里还是捉襟见肘,修房子、供孩子上学、生活各项开支压得他喘不过气,家里的老大、老二也跟着吃了不少苦。他说,过去每到星期五放学,孩子们常常要走三四个小时的山路,直到晚上10时左右才能到家,而大人也常常提心吊胆,忙完一天的活计还得拿上手电筒去路上接孩子。到了星期天,孩子们要赶回学校,又得早早煮上几个洋芋或者玉米,让他们带在路上吃。

王绍鼎感慨地说:“那时没有通公路,没有车,就算有车我们也坐不起。现在条件好多了,年龄稍小点的两个孩子就没怎么吃苦。”

生活的改善,从来不是一蹴而就,而是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在一代又一代中国人民的接续奋斗中才得以实现的。

作为农民,王绍鼎无法说出更多感激的话语,只能不断列举自己经历的事来证明。在他的印象中,2006年以前农民需要背着粮食到粮管所交公粮。后来他们不仅不用交,还可以领取粮食补贴。

据了解,公粮是国家对一切从事农业生产、有农业收入的单位和个人征收的一种税,也叫农业税。据史料记载,农业税始于春秋时期鲁国的“初税亩”,到汉初形成制度。这一古老的税种,在我国已延续2600年的历史。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的几十年中,农业税一直是国家财力的重要基石。随着综合国力的不断提升,2006年,为了减轻农民负担,切实增进百姓福祉,国家全面取消农业税,中国农民彻底告别了缴纳农业税的历史。

王绍鼎家一共9亩地,一年可以领到400多元粮食补贴。惠民政策不止于此。过去,粮食补贴通常需要到现场领取,现在只需办理“一卡通”,外出务工的群众不用来回跑,随时随地都能查看自己享受了哪些政策、领取了多少补贴,简单明了又省心省力。

没有一个寒冬不可逾越,没有一个春天不会来临。通过几代人的奋斗与守候,王绍鼎一家终于迎来了“新春”。

金秋九月,记者走进滨江社区,只见一栋栋高楼拔地而起,砖红色的屋顶与蔚蓝色的天空交相呼应,米白色的墙体下绿植满园、丹桂飘香,一辆辆小轿车、皮卡车、电动车停放有序,老人们三五成群地聚在一起唠家常,孩子们你追我赶、互相嬉戏。

一区21栋1404号房王绍鼎家的大门上,用红布扎成的花已经落了些许灰尘。王绍鼎说,那是3年前刚搬过来时,为了营造喜庆氛围挂上的。一进门,就看见墙上挂着一幅“家和万事兴”的十字绣,绣面上彩蝶纷飞,富贵的牡丹花尽情绽放,每一针都蕴含着他们对美好生活的祈愿。屋内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