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统一连续出版物号:CN53-0003 昭通日报社出版权威传播公信新闻 深情反映大众心声






2022年10月14日

鲁甸深入推进各民族广泛交融

本报讯 (记者 陈忠华) 鲁甸县在创建云南省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县的过程中,围绕“中华民族一家亲、同心共筑中国梦”的总目标,深入推进和谐关系共创,引导各族群众互嵌式居住生活,促进各民族广泛交往交流交融。

推动易地扶贫搬迁各族群众和睦相处、和谐共居。建成有3万多人的卯家湾跨县安置区,其中有回、彝、苗、布依等少数民族3261人。安置区坚持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通过强化组织领导、宣传教育、贴心服务、互嵌交融、依法治理等工作,实现了守初心、润人心、暖人心、聚人心、惠人心、安人心,使安置区成为和衷共济、共建共享的示范引领。在全县创新推广“133454”党建引领社区治理体系,在13个乡(镇、街道)构建各民族共居结构,创造各族群众共居共学、共建共享、共事共乐的社会结构,促进各民族在理想、信念、情感、文化上的团结统一、守望相助、手足情深,促进各民族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

搭建平台开展文化交往交流活动。坚持引导各族群众在相互尊重的基础上互相学习、共同发展。通过户外拓展、技能培训、青年之友等方式,为社区内部及周边各民族搭建相逢相识、相知相恋的互动平台,广泛开展共度中华传统节日、共讲民族团结故事、共唱红色歌曲、共跳民族舞蹈等,组织开展各族群众交往交流交融“微活动”,促进各族群众深度融合。

支持各族群众联合创业、转移就业。鼓励支持各族群众到东中部地区就业创业、居住生活,鼓励支持内地企业到本县投资兴业、开发建设。深化东西部劳务协作,建设沪滇劳务协作鲁甸就业服务站。2020年以来,累计完成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22.38万人,新增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2.73万人,开展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培训8.35万人次。

组织实施青少年交流培养计划。建立了14个乡村少年宫,1个青少年活动中心,开展丰富多彩的“各族少年手拉手”主题班会与“小手拉大手,共建中华大家庭”少先队活动。2020年以来,每年举办一届书香校园师生朗读大赛,开展一届“六一”文艺会演;2021年,组织全县师生庆祝中国共产党建党百年系列活动,让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促进民族团结进步的种子在孩子们的心中生根发芽。

有效履行人口流入地或流出地职责。统筹全县干部职工坚持每月21日至23日集中下沉基层入户走访,在各级便民服务大厅设立民族事务“一站式”服务窗口,为流动人口提供落户、就业、就医、就学、技能培训等优质服务,建立健全公共服务体系,努力实现各民族流动人口在住房保障、户籍管理、子女入学和教育、医疗卫生、法律援助等方面享受城市均等化公共服务,帮助他们更好地融入城市生活、干事创业。